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4年2月7日发布该指南。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发展传统食养服务,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慢性病发生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食养指南旨在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中西医联合的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提供食谱套餐示例和营养健康建议,提升膳食指导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可以参考指南指导应用,辅助预防和改善慢性病。鼓励居民参考指南推荐内容,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前言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6 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 3.6%,6~17 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 7.9%;而1982 年,我国 7~17 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仅为 0.2%。城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较高,农村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迅速。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肉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儿童青少年肥胖以原发性肥胖为主,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膳食营养是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婴幼儿期喂养不当,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中医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体弱、饮食不节、先天禀赋、缺乏运动、情志所伤,酿生痰湿,可致气机运行不畅、血行瘀滞、痰瘀内聚、留着不行,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 为遏制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相关要求,制定本指南。
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其中,原发性肥胖(或称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继发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病变、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遗传性疾病等原因,主要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能量摄入、身体活动不足等因素造成的肥胖。
儿童青少年肥胖依据《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WS/T423)、《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判断,详见附录。6~17 岁儿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采用腰围或腰围身高比进行判断。腰围以《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WS/T 611)作为中心型肥胖筛查依据;6~17 岁男生和 6~9 岁女生腰围身高比大于 0.48,10~17 岁女生腰围身高比大于 0.46 建议判定为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主要是腹腔内和腹壁脂肪蓄积过多,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食物选择
依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平衡膳食原则,儿童青少年食物选择应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和色彩搭配;保证鱼、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全谷物和蔬菜摄入的同时,优先选择能量较低、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和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要点如下:1、适量性:每日摄入的食物要适量,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身体活动水平进行适当调整。不同年龄段正常体重儿童青少年每天各类食物建议摄入量及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能量需要量见表 1.1。2、可及性:确保食材新鲜和容易获得。在同类食物中,优先选择更新鲜、更经济的食物。3、适宜性:选择能量较低、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和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少吃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见表 1.2
能量
食物选择1
食物选择2
相关知识
重磅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来啦!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
最新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发布 从饭桌抓起,解决“小胖墩”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新版肥胖症诊疗指南发布,来看看儿童青少年肥胖怎么治
2024年版肥胖症诊疗指南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
网址: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重磅发布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