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游时记住这些保健和安全知识,让快乐和健康与长假同行

出游时记住这些保健和安全知识,让快乐和健康与长假同行

明天就是国庆节。难得的7天长假,很多人会选择外出游玩放松身心。长途旅行舟车劳顿,再加上秋季气候多变,容易出现感冒、肠胃病等问题;而自驾短途旅行也会由于长时间的驾驶,引起颈、肩、腰、腿等不适。出行前记住一些保健和安全常识,让出游与健康同行。

防感冒:根据天气环境量力而行

不少游客喜爱游览名山大川,对于壮观的日出景象更是向往。而为了看日出,必须一大早就开始爬山,等到达山顶时已是满身大汗。若被猛烈的山风一吹,凉爽之后却未料想寒邪已入侵,回去就开始出现咽喉肿痛、鼻塞流涕、浑身酸痛等感冒症状。一些游客还喜欢在山上或海边露营。然而秋分节气后,北方地区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而南方地区易遇湿热和降雨,加上旅途劳累,人体抵抗力变弱,很容易受凉感冒。

这种情况多为风寒感冒,初期可以喝碗温热姜汤、吃碗热汤面或泡个温水澡,以促进血液循环及发发汗;也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等中成药服用。如果症状较严重,应及时就医诊治。

游客在出行时,务必密切关注当地天气;带几件厚衣服,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需备点常用的感冒药;身体素质欠佳者应避免野营、徒步旅行等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老人、孩子出游前,最好先接种流感疫苗。

防外伤:扭伤骨折、动物咬伤别轻视

外出游玩难免会磕磕碰碰。建议带上创可贴、红花油、云南白药等外用药,创可贴用于小外伤伤口;红花油用于外伤或扭伤;云南白药用于跌打损伤、肿胀疼痛。

还要预防腿脚扭伤。扭伤初期不能进行按摩、运动等,应坐在原地休息。可用毛巾浸透冷水,稍拧干后敷于损伤处,每次15分钟左右。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回到休息处后再采用冰敷或其他治疗方法。扭伤24小时后,可用湿的热毛巾、热水袋等热敷患处以止痛、消肿。2-3天后,可以练习步行,进行适当活动。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排除骨折的可能性。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要随便进入深草丛和随意睡卧于草地上,以防被野鼠、毒蛇、毒虫或其他动物咬伤。一旦被毒蛇咬伤,要迅速用有弹性的绷带等在伤口近心端扎结,防止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并尽快去往医院。不要招惹陌生宠物、流浪狗等,不慎被咬伤,必须及时到正规免疫预防门诊注射狂犬疫苗。

安全驾驶:规范姿势,保证休息防疲劳

除了长途旅行外,短途自驾游也越来越为许多人所青睐。不过,每逢节假日都会出现的道路拥堵状况,也让短途的旅程变得十分漫长。“平时开车基本不会超过1小时,但假日出游经常要连续开至少2个小时的车,几天下来,经常感到腰酸背痛。”这是不少短途自驾司机的苦恼。

驾驶时,需保持正确的姿势,确保腰椎受力适度;遇到路况不好的情况时,注意保持车速,不能过快,操作不宜过猛,否则汽车剧烈颠簸对腰椎的伤害极大;驾驶位可安装空气隔震装置,或增加软硬适度的坐垫;驾车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隔2小时需停车休息一下,同时下车走一走,做做压肩、下叉、前后弯腰等练习,或者自我按摩颈背腰骶部,以缓解腰、背、臀、腿部肌肉酸痛,消除疲劳。

防晕车:提前服药,按摩穴位闻香提神

对于晕车的人来说,旅行的舟车劳顿带来的不只是疲惫,还有头晕、呕吐等多种不适。缓解晕车症状,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出门若乘坐车辆、船只、飞机,可于出发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服用晕车药。除此之外,还可以按摩内关穴(腕关节掌侧,横纹正中上两寸处)、合谷穴(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即虎口处),先轻后重,持续5-10分钟,可止恶心、呕吐。再按揉颈后双侧风池穴(后发际颈椎两侧凹陷处)。还可以在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涂些清凉油或风油精,有醒神明目的效果。

行驶途中,可准备些鲜姜片或新鲜橘皮,随时拿出来闻闻,对于缓解晕车症状也有帮助。如果选择公路交通出行,尽量坐在前排或靠窗的位置;乘飞机则要选择靠前一些的中间座位。旅途中可用头枕固定头部,有助于减缓晕车的不适。

(济南市工人医院-张乾)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相关知识

“健康出行、安全出行” 端午小长假出行旅游消费提示
五一出游健康防护指南,让快乐无“忧”
五一出游,健康同行:让假期玩得尽兴更安心
孕妇快乐出游安全守则
健康出行 快乐游玩
假期健康保卫战:吃住行全攻略,助你无忧度假!
怎么过暑假安全又健康?这些提示要记牢↘
【健康知识】春节旅游如何保障饮食健康和安全
国庆长假孕妈出行指南:安全、健康、愉快地享受假期
'带孩子去云南旅游必备攻略:安全、健康与乐趣并行'

网址: 出游时记住这些保健和安全知识,让快乐和健康与长假同行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