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跳舞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舞蹈训练用跳舞毯。
背景技术:
2.舞蹈是一种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动作的表演艺术,为八大艺术之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可见,舞蹈基础练习尤为重要,舞蹈基础功练习是每个舞蹈演员每天必备的基础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有些动作需要在舞蹈垫上进行练习操作,然而,现有的舞蹈垫在使用过程中,会容易滑动,且舞蹈垫的面积比较大,不便于携带收纳,通常会将舞蹈垫卷起操作,但是卷起时,也会出现松动的现象,现有的操作为了避免出现松动的现象,需要用绳将卷后的舞蹈垫进行捆绑操作,操作复杂且舞蹈垫上容易出现捆绑的痕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便于收纳的舞蹈训练用跳舞毯,能够便于训练者快速进行收纳操作,且在使用过程中,跳舞垫不会出现滑动的现象,便于跳舞人员使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垫子本体,数个垫子本体之间相接触设置;
5.它还包含:
6.垫框,所述的垫框的数量与垫子本体相对应设置,且垫子本体的底部四周均开设有卡槽,垫子本体通过卡槽卡设于垫框内;
7.卡架,所述的卡架为数个,分别等数量且等间距分布卡设于相邻的两个垫子本体之间;
8.底框,所述的底框为“u”形结构设置,且垫框设置于底框上;
9.边框,所述的边框为两个,左右相对设置于底框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最左侧以及最右侧的垫框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边框内;
10.插块,所述的插块为数个,分别等数量且前后相对卡设于边框底部内侧开设的插槽内,且插块的另一侧插设于底框内开设的锁紧槽内;
11.插紧机构,所述的插紧机构为数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锁紧槽内;
12.活动插架机构,所述的活动插架机构为数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插槽内。
13.优选地,所述的插紧机构包含:
14.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对应的锁紧槽内;
15.齿轮,所述的齿轮套设并固定在转动轴上;
16.移动齿块,所述的移动齿块啮合设置于齿轮的上侧;
17.伸缩弹簧,所述的伸缩弹簧固定于移动齿块的一侧,且伸缩弹簧的另一侧固定于锁紧槽的内侧壁上;
18.锁紧块,所述的锁紧块固定于移动齿块的外侧,且锁紧块插设于插块内;
19.摇臂,所述的摇臂设置于底框的外侧,且转动轴穿过底框后,与摇臂连接,摇臂上等角度分布设置有数个定位槽,锁紧螺柱通过螺纹旋转穿过定位槽后,插设于底框内;
20.通过手动对摇臂进行摇动操作,使转动轴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带动上侧的移动齿块进行移动,从而使锁紧块移动,直至锁紧块紧紧地插设于插块内,从而使底框与插块安装连接。
21.优选地,所述的活动插架机构包含:
22.固定支块,所述的固定支块固定于插槽的内侧壁上;
23.活动支块,所述的活动支块穿设于固定支块内,且活动支块的一侧与插块连接固定;
24.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绕设于活动支块上,且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插块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插槽的侧壁连接;
25.当插块插设在插槽和锁紧槽内时,插块受力,使活动支块在固定支块内移动,并对压缩弹簧施加压力,使插块卡紧在插槽内部。
26.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支块的上下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支槽,且移动支槽内滑动设置有移动凸起,移动凸起固定于活动支块上;移动凸起对活动支块的移动进行导向。
27.优选地,所述的卡架为“u”形结构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垫子本体的一侧均开设有卡紧槽,卡紧槽为“l”形结构设置,且相邻的左右两个垫子之间的卡紧槽相贯通设置,卡架卡设于左右两个卡紧槽内;通过卡架将左右相邻的两个垫子本体进行相卡紧操作,且卡架为“u”形结构设置,加固了两个相邻的垫子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28.优选地,所述的底框以及边框的上表面上均固定有防撞击垫条,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防撞击垫条对舞者进行保护,避免舞者与底框以及边框的棱角处相碰撞,提高安全性能。
2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数个垫子本体进行组成一个完整的垫子,收纳时,只需要将垫子本体进行叠放即可,避免出现褶子或压痕,每个垫子本体均分别安装于垫框内,垫子本体之间通过卡架进行卡紧连接,而垫框依次分布放置于底框内,底框对垫框进行支撑操作,最左侧以及最右侧的垫框通过边框进行支撑,底框与左右两侧的边框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垫框紧密置于该整体内,边框的外侧垂直端对垫框进行阻挡操作,避免垫子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用力过度而导致垫框出现偏移的现象,从而使舞者在练习时没有后顾之忧,底框与两侧的边框之间分别通过插块进行卡接连接,且插块通过插紧机构和活动插架机构相配合,使底框、插块、边框相配合形成稳固的整体。
3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31.1、通过将数个垫子本体相结合组成一个垫子整体,便于安装于收纳,避免收纳过程中出现压痕和褶子;
32.2、通过底框和边框相结合组成一个整体,对垫框进行支撑;
33.3、卡架将相邻的两个垫子本体进行连接,使垫子本体紧密连接;
34.4、插块将底框与边框相连接,并通过插紧机构和活动插架机构相配合,使底框、插块和边框组成整体。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38.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39.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40.图5是图1中c部放大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垫子本体1、卡槽1-1、卡紧槽1-2、垫框2、卡架3、底框4、锁紧槽4-1、边框5、插槽5-1、插块6、插紧机构7、转动轴7-1、齿轮7-2、移动齿块7-3、伸缩弹簧7-4、锁紧块7-5、摇臂7-6、定位槽7-7、锁紧螺柱7-8、活动插架机构8、固定支块8-1、移动支槽8-1-1、活动支块8-2、压缩弹簧8-3、移动凸起8-4、防撞击垫条9。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44.参看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垫子本体1,数个垫子本体1之间相接触设置;
45.它还包含:
46.垫框2,所述的垫框2的数量与垫子本体1相对应设置,且垫子本体1的底部四周均开设有卡槽1-1,垫子本体1通过卡槽1-1卡设于垫框2内;
47.卡架3,所述的卡架3为数个,分别等数量且等间距分布卡设于相邻的两个垫子本体1之间;
48.底框4,所述的底框4为“u”形结构设置,且垫框2设置于底框4上;
49.边框5,所述的边框5为两个,左右相对设置于底框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最左侧以及最右侧的垫框2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边框5内;
50.插块6,所述的插块6为数个,分别等数量且前后相对卡设于边框5底部内侧开设的插槽5-1内,且插块6的另一侧插设于底框4内开设的锁紧槽4-1内;
51.插紧机构7,所述的插紧机构7为数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锁紧槽4-1内;
52.活动插架机构8,所述的活动插架机构8为数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插槽5-1内。
5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插紧机构7包含:
54.转动轴7-1,所述的转动轴7-1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对应的锁紧槽4-1内;
55.齿轮7-2,所述的齿轮7-2套设并固定在转动轴7-1上;
56.移动齿块7-3,所述的移动齿块7-3啮合设置于齿轮7-2的上侧;
57.伸缩弹簧7-4,所述的伸缩弹簧7-4利用螺丝固定于移动齿块7-3的一侧,且伸缩弹簧7-4的另一侧利用螺丝固定于锁紧槽4-1的内侧壁上;
58.锁紧块7-5,所述的锁紧块7-5利用螺丝固定于移动齿块7-3的外侧,且锁紧块7-5
插设于插块6内;
59.摇臂7-6,所述的摇臂7-6设置于底框4的外侧,且转动轴7-1穿过底框4后,与摇臂7-6利用螺丝连接,摇臂7-6上等角度分布设置有数个定位槽7-7,锁紧螺柱7-8通过螺纹旋转穿过定位槽7-7后,插设于底框4内;
60.通过手动对摇臂7-6进行摇动操作,使转动轴7-1带动齿轮7-2进行转动,齿轮7-2带动上侧的移动齿块7-3进行移动,从而使锁紧块7-5移动,直至锁紧块7-5紧紧地插设于插块6内,从而使底框4与插块6安装连接。
6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插架机构8包含:
62.固定支块8-1,所述的固定支块8-1利用螺丝固定于插槽5-1的内侧壁上;
63.活动支块8-2,所述的活动支块8-2穿设于固定支块8-1内,且活动支块8-2的一侧与插块6利用螺丝连接固定;
64.压缩弹簧8-3,所述的压缩弹簧8-3绕设于活动支块8-2上,且压缩弹簧8-3的一端与插块6连接,压缩弹簧8-3的另一端与插槽5-1的侧壁连接;
65.当插块6插设在插槽5-1和锁紧槽4-1内时,插块6受力,使活动支块8-2在固定支块8-1内移动,并对压缩弹簧8-3施加压力,使插块6卡紧在插槽5-1内部。
6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支块8-1的上下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支槽8-1-1,且移动支槽8-1-1内滑动设置有移动凸起8-4,移动凸起8-4利用螺丝固定于活动支块8-2上;移动凸起8-4对活动支块8-2的移动进行导向。
6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架3为“u”形结构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垫子本体1的一侧均开设有卡紧槽1-2,卡紧槽1-2为“l”形结构设置,且相邻的左右两个垫子之间的卡紧槽1-2相贯通设置,卡架3卡设于左右两个卡紧槽1-2内;通过卡架3将左右相邻的两个垫子本体1进行相卡紧操作,且卡架3为“u”形结构设置,加固了两个相邻的垫子本体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6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框4以及边框5的上表面上均利用粘黏剂胶粘固定有硅胶材质制成的防撞击垫条9,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防撞击垫条9对舞者进行保护,避免舞者与底框4以及边框5的棱角处相碰撞,提高安全性能。
6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数个垫子本体1进行组成一个完整的垫子,收纳时,只需要将垫子本体1进行叠放即可,避免出现褶子或压痕,每个垫子本体1均分别安装于垫框2内,垫子本体1之间通过卡架3进行卡紧连接,而垫框2依次分布放置于底框4内,底框4对垫框2进行支撑操作,最左侧以及最右侧的垫框2通过边框5进行支撑,底框4与左右两侧的边框5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垫框2紧密置于该整体内,边框5的外侧垂直端对垫框2进行阻挡操作,避免垫子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用力过度而导致垫框2出现偏移的现象,从而使舞者在练习时没有后顾之忧,底框4与两侧的边框5之间分别通过插块6进行卡接连接,且插块6通过插紧机构7和活动插架机构8相配合,使底框4、插块6、边框5相配合形成稳固的整体;通过手动对摇臂7-6进行摇动操作,使转动轴7-1带动齿轮7-2进行转动,齿轮7-2带动上侧的移动齿块7-3进行移动,从而使锁紧块7-5移动,直至锁紧块7-5紧紧地插设于插块6内,从而使底框4与插块6安装连接;插块6受锁紧块7-5的挤压,使活动支块8-2在固定支块8-1内移动,并对压缩弹簧8-3施加压力,使插块6卡紧在插槽5-1内部。
7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71.1、通过将数个垫子本体1相结合组成一个垫子整体,便于安装于收纳,避免收纳过程中出现压痕和褶子;
72.2、通过底框4和边框5相结合组成一个整体,对垫框2进行支撑;
73.3、卡架3将相邻的两个垫子本体1进行连接,使垫子本体1紧密连接;
74.4、插块6将底框4与边框5相连接,并通过插紧机构7和活动插架机构8相配合,使底框4、插块6和边框5组成整体;
75.5、通过锁紧块7-5对插块6进行插设,使插块6插紧在锁紧槽4-1和插槽5-1内。
76.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相关知识
浅议舞蹈毯技的教学与训练.doc
跳舞毯好玩吗(跳舞毯:带来无限欢乐的舞蹈体验)
舞蹈毯技
什么是舞蹈的毯技课
双平舞蹈训练魔毯app下载
大班舞蹈《跳舞毯》教案.doc
康丽跳舞毯驱动康丽跳舞毯自动感应轻松驱动跳舞新体验
浅谈舞蹈专业中毯技课基础训练内容与价值
家用跳舞毯怎么选择
跳舞毯怎么用(跳舞毯怎么用视频教程)
网址: 一种便于收纳的舞蹈训练用跳舞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