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自古便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之说,更有“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之释义。
社群,简单来说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们有明显且共同的社交属性(共同爱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乡等等)。
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教授提出过“150定律”, 即著名的“邓巴数字”。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而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该定律认为,这是由人的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的。
照这么说来,现在很多社群(特指基于IM产品)动辄数百人,岂不是造成信息过载?的确是的,楼主曾经对比过,一个二三十人的私密小群每天的信息量并不比一个两三百人的大群少多少,至少量级上面差不了太多。前者可以轻松每几百条,后者顶多就千来条。
那是不是社群就一定要大为好?
Yes,肯定是越大越壮才给力呢(别想歪)。
放眼现在的各种社群,普遍都是以IM群为基础,那好办,内嵌一个异步交互的插件,满足信息分流和扩展功能的需求,或者整个产品依旧是IM基础,只不过在群IM的基础上有更多集成功能,帮助用户分流和过滤信息,在不退群的前提下,有较好的社交体验,同步和异步结合。岂不美哉,于是脑补了一下场景原型图,以某信为素材,SDK的形式内嵌到IM产品。悬浮在IM场景中,H5web为基础,实现小范围的信息分类和异步交互,当然PC端也可以访问这个社群专属的H5,实现多端整合。
社群运营的一些总结
First:三观要端正!
任何群组都有一个基本的主题方向,群组的运营者要积极引导成员围绕该主题展开社交活动。当然这不是说百分比只能谈论一个方向的东西,而是这个主题一定要是这个群组一切社交活动的最重要部分,否则容易造成核心成员(往往输出价值较高的信息)流失,群组内容进一步走歪,渐渐整个群彻底变成吹水群或者死群。
① 运营者以身作则,带头发起符合群组主题的社交活动(可以线上讨论,也可以是线下分享会等)。
② 适度遏制歪楼走题的讨论。一般是直接中断,例如:亲们,我们这里是XX群,希望大家可以讨论个更多XX话题。这样的方式比较伤人,即使你话说的再好听,这种方式本质就是一种粗暴的不认同。更高阶的方法是巧妙转移话题,因为太高阶,所以楼主也不会。而且这个还要分场景套用。
相关知识
社群运营分享:15分钟加满500人减肥社群
“减肥训练营+社群运营”,500人社群转化90%
3个月1000万营业额,减肥社群怎么运营?
如何从 0 到 1 构建一个500人的减肥社群?
社群运营有哪些促活活动?社群运营促活技巧
细说轻虹减肥社群
私域销售83:减肥私域搭建、社群运营全流程解析!
如何正确利用微信进行社群营销
建立了减肥瘦身群、减肥社群、减肥打卡群,欢迎来相互监督
12个精细化运营社群的促活方法
网址: 一个减肥社群,如何做社群管理和运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