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升糖大户”被揪出,4种食物可能会升高血糖,再爱吃也要管住嘴

“升糖大户”被揪出,4种食物可能会升高血糖,再爱吃也要管住嘴

李大爷今年73岁,退休前是厂里的技术员,生活中朴实无华。去年他被确诊为糖尿病,医生反复叮嘱他要控制饮食、戒烟戒酒,并按时服药。

但是,老李对这些忠告听过去,回家后依旧是老样子。每天坚持几根烟,偶尔喝点小酒,吃饭也没咋讲究,白粥、面条搭配成了他的标配,毕竟牙口不好,没法吃太硬的东西。

时间到了冬天,李大爷为了怕脚凉,天天都热水泡脚。一般人泡脚水温控制得当,但李大爷总觉得“不够热”,喜欢用很烫的水。没多久,他就发现脚上起了几个水泡,奇怪的是,水泡没什么痛感,他便随便贴了点药膏,从没往严重了想。

谁料这小小的水泡迅速溃烂,开始化脓,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家人吓坏了,赶紧送他进医院。医生诊断:糖尿病足,而且发展到了坏死阶段。

由于医生判定感染已经扩散,保住脚无望,只能为李大爷做截肢手术。

术后,李大爷和家人懊悔不已,“要是当初认真控制血糖,听话一点,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了……”

这场悲痛的经历,反映出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力,后果有多可怕。

中国糖尿病现状触目惊心:一半成人血糖异常,半数患者未知病情

根据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全球约有5.37亿人患糖尿病,但其中近一半还未确诊。糖尿病每年导致约670万人死亡。

在中国,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滕卫平教授领导的一项大规模多省调查显示:

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8%

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患病率更是高达35.2%

约有一半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尚未意识到自己患病。

换言之,每两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蒙在鼓里”,未被及时发现。

这也是为何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频繁上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原因。

舌尖上的陷阱:“4大升糖食品”要认清

得了糖尿病,饮食管理是核心中的核心,可偏偏有些看似无害甚至温和的食物,升糖效果惊人,成了“升糖大户”。

这四种食物,糖尿病患者甚至血糖高风险人群都必须管住嘴:

1. 软烂的白粥

白粥被广泛认为是“病人食物”,但真相是,白粥的升糖指数(GI)可高达70以上

为什么?

因为白粥的烹煮时间越长,淀粉就越容易分解成短链碳水,消化吸收速度极快,餐后血糖飙升。

作为“软糯代饭”,它虽好入口,却是血糖的“隐形杀手”。

建议:若爱喝白粥,最好加点燕麦、粗粮、豆类,增强膳食纤维,降低血糖反应。

2. 马铃薯(土豆)

马铃薯的GI值在82~87,是遥遥领先的高升糖食物。

它富含淀粉,进入身体后快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食用时,须严格控制份量,并减少其他主食摄入。

3. 薏仁

传统中医药里薏仁被誉为“美容圣品”,但糖尿病患者要格外留心。

薏仁的GI值约80,经长时间高温煮制后,GI值甚至接近90,堪称高升糖指数食物。

建议每次摄入不超过100克,并不是越多越好。

4. 南瓜

很多人认为南瓜甜美营养丰富,但它的GI值约为75,属于中高升糖水平。

尤其是煮南瓜粥时,升糖效果更明显。

糖友若喜欢吃南瓜,建议选择嫩南瓜,控制每次摄入量在100克以下,同时搭配粗粮。

警惕典型“糖尿病前兆”四大症状

多数人初期糖尿病表现并不明显,很容易忽视。我们日常若发现身体出现以下“四多一少”的特征,一定要警惕:

多吃:食欲旺盛,吃得多却难增重,甚至体重降低,因为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身体加大摄入刺激。

多饮:血糖高时,血液渗透压升高,导致肾脏大量排尿,身体流失水分,引起口渴感明显增强。

多尿:排尿频繁,夜尿次数增多。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推动尿糖排出,刺激膀胱。

体重减少:进食量增多身体反而消瘦,因无法利用葡萄糖,开始燃烧脂肪和蛋白质为能量。

此外,还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皮肤干燥瘙痒、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

若察觉自身或亲友出现至少两项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做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尽早诊断。

预防糖尿病,生活细节不能忽视

糖尿病并非不可避免,从以下四个方面起步,健康防控有望:

1. 饮食调控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建议:

主食粗细粮搭配,粗粮比例占1/3左右。

每天蔬菜摄入量约500g,水果250g,优选深色蔬菜。

控制红肉摄入,适当增加鱼禽、奶制品、豆类。

合理膳食合适品质为血糖提供稳定来源,减少血糖波动。

2. 运动习惯

运动是优秀的血糖调节剂。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推荐:

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

长期坚持,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重管理。

运动还能减轻压力,有益身心健康。

3. 健康知识学习

糖尿病知识普及能帮助人们识别早期症状,减少误诊漏诊。

多听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是“防糖”关键。

4. 药物辅助

部分高危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适当接受糖代谢药物干预。

同时控制伴随的高血压、高血脂,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李大爷的后续:从执念到觉醒

截肢后的李大爷深切体会到糖尿病的严重,需要彻底改变生活。

他的儿子李强说:“爸开始戒烟戒酒,改吃粗粮和蔬菜,配合医生调药,虽然不容易,但我们全家都陪着他走过。”

老李开始每天坚持散步,接受营养师指导饮食,虽然失去部分脚趾,但身体其他指标逐渐好转。

他感慨:“健康不是儿戏,不能拖,不能侥幸。糖尿病这病,越早管,越远。”

结语

糖尿病如今已成为全民健康隐患,尤其40岁以上人群更要重视。

软糯白粥、马铃薯、薏仁、南瓜——四大“升糖大户”识别清楚,爱吃也需谨慎。

若出现多吃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应及时监测血糖,早诊断,早治疗。

日常通过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增强健康意识,以及必要时服药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完全可以避免。

你有什么控糖经验?或对糖尿病有什么疑惑?欢迎留言,咱们一起聊健康、探吃货与血糖的故事。

参考资料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全球糖尿病报告

《英国医学杂志》(BMJ),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018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分会指南《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糖尿病食物GI值及控制策略,2022

健康没有捷径,控糖靠科学。记得点赞、分享,让更多人了解糖尿病控糖之道!

相关知识

血糖降不下?可能与4种食物有关,不甜却升血糖,少吃一种也好
“升糖大户”被揪出,提醒中老年人,少碰这4种食物,别不当回事
餐桌上的“胆固醇大户”被揪出,不想血管堵住,3种食物要少吃!
小米粥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提醒:这5种食物才是“升糖大户”
隐形“高脂大户”被揪出,肥肉落榜,不想患高血脂,少吃3种食物
胆固醇大户被揪出?不是鸡蛋,不想血脂升高,应尽量少吃4种食物
隐形“升脂大户”被揪出!不想高血脂危及心脏,这2种食物少碰
高血糖若不想发展成糖尿病,冬季少吃这几种食物,再爱吃也要忍住
这样吃,低GI食物也会升高血糖!
这6种水果对血糖不友好,糖友再喜欢,也要管住嘴

网址: “升糖大户”被揪出,4种食物可能会升高血糖,再爱吃也要管住嘴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