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细胞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细胞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细胞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自体CIK免疫治疗方式,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存率及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差异,继而探讨细胞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存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胃癌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免疫状态,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优化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关键词】:细胞免疫;中晚期胃癌;免疫状态;影响因素;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化疗+药物干预的方式治疗胃癌,其虽然针对早期胃癌效果显著,但针对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探讨其病症机理,研究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方向,本次研究选择120例患者予以对照分析研究,调查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共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中期40例,晚期20例,年龄35~72岁,平均(43.5±3.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3±0.5)年;观察组接受自体CIK免疫治疗方式,共6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中期40例,晚期20例,年龄36~73岁,平均(44.5±3.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8±0.5)年;参照《中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对胃癌的判定标准确诊疾病,所有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呕吐、便秘等症状,且上腹部存在肿块,直肠前房存在肿物,所有患者均无诊断禁忌,排除其他器官功能性障碍及感染性疾病,且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其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临床资料完整,可对比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视患者病情与临床诊断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干预、手术、化疗等类型观察组接受自体CIK免疫治疗方式,于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测,术后采集其静脉血,共计50mL,予以肝素抗凝,选择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将单个核细胞分离出,随后选择生理盐水进行洗涤,可重复洗涤2~3次;选择核细胞1640培养液进行培养,首日添加2000IU/mL的重组干扰素-γ,并于孵育箱内进行培养,持续时间24h,孵育常规参数:5%co2,温度36.5℃,次日添加IL-2持续至浓度为100IU/mL时,添加抗CD3单抗5mg/mL即可[1]。

在培养过程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3d/次;同时追加100IU/mL的IL-2,培养持续15d后进行CIK细胞收集,并将其制作为悬液,予以患者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不超过60min,次日再次执行静脉滴注,随后1次/d,5次/疗程,持续治疗6个月药物追加情况:于CIK静脉滴注前需给予患者吲哚美辛(25mg,国药准字:31020148,上海信宜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出品),共计25mg,执行塞肛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其中包括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生命体征稳定,食欲恢复正常,无便秘、腹痛等不良反应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食欲恢复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持续恶化随后开展院后随访,持续1年,观察患者存活率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状况,其中包括CD3+、CD4+及CD4/CD8+之间的差异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百分比(x±s)进行描述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综合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综合有效率为80.0%;组间对比,观察组综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综合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x2p6060--37(61.7)30(50.0)3.9640.00821(35.0)18(30.0)4.2250.0062(3.3)12(20.0)11.5640.00196.780.09.6580.0012.2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细胞免疫功能相较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对比对比(x±s)组别nCD3+/%CD4+/%CD4+/CD8+观察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tp60606060--59.33±6.2070.45±1.25*59.26±6.4468.26±1.06*4.2650.00736.75±2.6146.26±0.52*36.57±3.5143.26±0.58*12.6640.0011.55±0.311.90±0.12*1.52±0.261.81±0.21*4.6580.006注: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存活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经1年随访调查发现,其存活率为93.3%(56/60);对照组为70.0%(42/60);组间对比,(x2=12.615,P=0.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胃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消化系统危重疾病之一,因其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且大众普遍对早期胃癌的关注度不高,致使其临床诊断效果并不理想,发展至中晚期,将促使其胃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影响其正常进食与消化功能,甚至引发生命危险[2]早期胃癌多以腹部不适为典型症状,随着进程发展将致使患者食欲降低,继发恶心、呕吐、贫血等非特异性症状,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保障大众消化系统健康,加强中晚期胃癌康复率方面意义重大[3]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临床治疗模式,其能够有效避免化疗毒性与手术治疗的创伤性,CIK细胞是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培养后得出的一种异质性细胞,其兼具有NK细胞与T细胞的表型特征,针对病灶具有强效的杀伤力,可在短时间内杀灭繁殖速度迅速的瘤细胞,同时其药效稳定,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各因子随CIK细胞回到患者体内后,在宿主机体状态或肿瘤抗原的刺激下能快速转化为具有针对性的毒性T细胞,从而进一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达到更加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综上所述,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胃癌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免疫状态,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优化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ference:[1]陈诚, 王玲, 唐家喜. 中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治疗后的免疫状态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 免疫学杂志, 2018,7(12):116-120.[2]罗云秀, 何安兵, 罗仁峰, et al. 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消化系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状态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6, 27(1):18-20.[3]杨爱武, 林志敏, 张江灵, et al. 丁蔻理中汤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8, 45(3):161-165.  -全文完-。

相关知识

免疫系统破坏该怎么治疗 免疫系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岁一枯荣:衰老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磁疗对甲状腺癌影响
影响人免疫功能的因素有哪些
抽脂会影响身体免疫细胞吗
体内稳态和肿瘤免疫中的T细胞代谢
环境污染对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食管鳞状细胞癌新型疗法问世 FDA批准2种Opdivo免疫治疗方案
营养调控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对免疫和炎症的影响
6个疗程免疫细胞治疗癌症,肿瘤缩小,生存超48个月!

网址: 细胞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