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守护计划#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谁能想到,咱们一直信奉的“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话,竟然被一项11万人的大研究给“打脸”了?不少人一听吓一跳:难道早睡也有风险?睡得太早居然比熬夜还更伤身?这到底是啥逻辑?
健康这事儿从来不是简单的“早与晚”,而是藏着一堆让人意想不到的玄机。今天咱们就来揭开这个睡觉时间的“隐秘角落”,让大家知道,几点睡、怎么睡,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你以为只要早睡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2023年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涵盖超过11万人的大规模研究指出,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低。而那些晚上10点前就早早入睡的人,心血管风险竟然比熬夜党还高!
这结果让不少人懵圈。咱们不是一直被教育要早睡吗?为何早睡反而风险更高?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的生物钟是与昼夜节律同步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其实有个“内在闹钟”,它控制着激素分泌、血压变化、体温升降等多个系统的运行。
如果你睡得太早,可能在褪黑素尚未大量分泌、交感神经尚未“准备休息”的状态下强行入眠,这会导致睡眠质量变差,反而影响第二天的恢复和器官功能。
而熬夜呢?更不用说了!长期晚于凌晨入睡,会打乱内分泌系统,导致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升高、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风险。
健康的入睡时间,真的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晚越舒服,而是要“刚刚好”!
很多人对熬夜的理解还停留在“脸色不好、长痘、没精神”这些表面现象上,但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是“从里到外、层层渗透”的。
长期熬夜会让大脑神经递质紊乱,比如控制情绪的多巴胺、调节睡眠的褪黑素都会受影响。情绪容易暴躁、焦虑、甚至抑郁,而且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记忆力也跟着“短路”。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指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1.7倍。这主要是因为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压居高不下,心脏长期处在“高负荷”状态下,极易诱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睡觉时是免疫系统“修复”的关键时间段。如果你熬夜,免疫细胞的活性会下降,容易感冒、病毒感染不说,一些慢性炎症也会悄然加剧,比如类风湿、哮喘等疾病更容易反复发作。
长期熬夜的人往往会发现自己体重飙升,其实这背后藏着深层次的代谢问题。熬夜会改变“瘦素”和“饥饿素”的比例,让人更容易饿,还偏爱高热量食物,久而久之,脂肪堆积、血糖升高,糖尿病、脂肪肝就找上门来了。
不少人看到“早睡比熬夜还伤身”的新闻后,开始怀疑人生。问题不在“早睡”两个字,而在于“睡得对不对”。
比如有些人晚上八点就睡觉,结果凌晨三四点就醒来,整个人在“生理上醒着、心理上还困着”的状态里挣扎。这种“非24小时睡眠节律紊乱”会让人白天昏昏沉沉、晚上辗转反侧,整个人像掉进了“睡眠泥潭”。
真正健康的睡眠应该是包括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期(REM)三个阶段的完整循环。如果你太早入睡,可能会错过深睡眠的“黄金时间”(22:00-2:00),或者在REM期过早醒来,导致身体没恢复、精神也没养足。
在临床中,曾遇到一位50岁出头的男性患者,工作压力小,生活规律,自诩“早睡达人”,每天晚上八点半准时上床睡觉。却在体检中发现血压升高、肝功能异常、血脂偏高,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深入了解后发现,他虽然睡得早,但经常凌晨三点醒来,之后再也睡不着,这种睡眠分段、质量差的状态,导致身体始终处于亚健康。后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至晚上10点半入睡,配合改善睡眠结构的干预,三个月后血压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也大为改善。
这个例子再次印证了:不是睡得早就好,而是“睡得刚刚好”才重要!
人类的生物钟并不是固定死板的,而是和阳光、温度、饮食、活动等因素紧密相关。大量研究与临床观察都指向一个共识:
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入睡,最符合人体的自然节律。
这是因为:
褪黑素从晚上9点左右开始分泌,10点后达到高峰,利于入睡;
深睡眠的关键阶段在午夜前后,对免疫系统、记忆巩固、激素调节至关重要;
早晨6-7点起床最符合自然光照变化,利于激活全身代谢系统。
建议大家每晚10:30左右上床,争取在11点前进入睡眠状态,这是对身体最友好、最自然的节律。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超过70%的慢性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或作息紊乱。以下是几种与睡眠密切相关的疾病:
睡眠不足、高频觉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都与高血压高度相关。夜间血压无法正常下降,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诱因。
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或多于9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升高。这是因为睡眠紊乱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促使血糖波动频繁。
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睡眠时间短会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紊乱,食欲增加,导致体重快速上升。
固定起床时间:无论前一天多晚睡,坚持每天同一时间起床,有助于稳定生物钟。
减少睡前用电子产品: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
适当运动但别太晚:建议在傍晚5点前完成中等强度运动,帮助夜间更好入眠。
避免晚餐过晚或过饱:晚餐建议在睡前3小时完成,避免脾胃负担影响睡眠。
创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灯光、噪音、温度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睡觉不是简单的闭眼,而是一场身体全面修复的神圣仪式。别再简单粗暴地认为“早睡早起”就是好,科学的作息时间、合理的睡眠结构,才是身体健康的真正保障。
入睡时间卡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既不早得打乱节律,也不晚得损害器官,是目前研究最推荐的健康入睡时间。别让不科学的“养生观念”拖了身体的后腿,真正的健康,藏在你每天的睡眠节律里。
参考文献:
张强等. 《睡眠质量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年, 43(7): 562-566.
国家心脑血管病中心. 《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报告》, 2022年发布.
欧阳东. 《中医睡眠理论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 38(9): 2157-216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相关知识
一项11万人的研究发现:早睡比熬夜更伤身?几点睡觉才健康?
几点睡觉算是熬夜?研究发现:不是11点,也不是12点,很多人错了
研究发现:除了熬夜,睡太早也有危害,究竟睡多久才算健康?
几点睡才算熬夜?熬夜到底有多伤身?晚睡的代价有多大?
都说熬夜=玩命,那到底几点睡才算熬夜?
近六成国人不愿早睡 长期熬夜太伤身
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胖,研究发现:越胖的人,越不想睡觉
孕妇11点睡觉算熬夜吗
【科普】周末补觉危害比熬夜还大?研究发现:可能易早衰!
熬夜=慢性自杀,你每天几点睡觉?
网址: 一项11万人的研究发现:早睡比熬夜更伤身?几点睡觉才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