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部分,包含定期健康体检、关注血糖血压变化、科学就医等66条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我们每天推出1条,大家快来一起学习吧!
第16条
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条文释义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舒张压 /收缩压数值大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 年版)》将高血压分为三类,分别为: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 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mmHg;3 级高血压(重度),≥180/110 mmHg。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吸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具备上述危险因素之一,即为高血压高危人群。
高血压的治疗必须坚持长期、综合、全面的原则。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服药,按期复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学习高血压知识,对疾病有全面正确认识,掌握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做好血压自我监测。高血压患者除关注血压水平外还要关注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慢性肾病、稳定性冠心病、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宜个体化,一般可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 以下。
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高危人群要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清淡饮食,少盐、少油、少糖,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免费测量血压、提供健康指导等。35岁及以上居民,血压正常者应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高危人群至少每6个月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接受4次面对面随访,并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来源 | 青岛卫生健康
原标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16)】血压高该如何自我健康管理?》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36)】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51)】孩子出生后如何正确喂养?
最新!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发布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29)】生活中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23)】劳动者要如何尽量避免职业健康损害?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
【提素养 促健康】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 年版)——基本知识与理念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39)】长期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31)】足量饮水到底喝多少?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20)】预防骨质疏松症应该怎么做?
网址: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16)】血压高该如何自我健康管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