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闷热让人烦躁,对于1.49亿中国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个季节更是一场无声的"血压保卫战"。最新一期《中华高血压杂志》刊载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夏季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其他季节高出26.7%,而晚间7点至11点是血压波动最显著的时段。为何夏季晚间会成为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时刻"?**这背后隐藏着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生活习惯陷阱。
我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工作二十余年,每到夏季,高血压相关的急诊患者明显增多。就在上周五的夜班中,一位65岁的退休教师被家人紧急送来,血压飙升至198/115mmHg,伴有剧烈头痛、恶心。问诊得知,患者晚餐后在小区乘凉,与邻居促膝长谈,吃了不少冰镇西瓜和啤酒,还打了两个多小时的麻将。这种情况在临床中屡见不鲜,却鲜少有人意识到晚间习惯对血压的巨大影响。
实际上,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曾在公开讲座中强调,高血压患者晚间管理是全天血压控制的关键环节。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团队进行的一项跟踪研究显示,坚持"二不吃三不做"的高血压患者,半年内血压达标率提高了43%,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32.6%。这一数据令人震惊,却也给我们提供了简单易行的防治思路。
那么,这"二不吃三不做"究竟是什么?
先说"二不吃"。晚间饮食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远超想象。第一不吃:高盐高钠食物。我国居民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约为10.5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限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摄入的"隐形盐"有多少。举个例子,一小包榨菜(约25克)含盐量就高达1.5克,一碗普通泡面含盐量约为4克,相当于一个健康成年人全天推荐摄入量的80%。而晚间进食高盐食物后,身体难以及时代谢,导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夜间血压随之升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张维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晚餐盐分摄入超过3克的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平均高出7.3mmHg,且难以恢复至正常水平,大大增加了夜间猝死风险。因此,晚餐应选择清淡饮食,例如蒸煮食物替代煎炸食物,用香料和醋来提味而非依赖盐分。
第二不吃:刺激性食物和大量水果。夏季炎热,冰镇啤酒、冷饮、西瓜等成了不少人的消暑良方。然而,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是一场隐形的"血压风暴"。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血管舒张因子的释放,迅速导致血压飙升。而晚间大量进食水果,特别是西瓜这类含糖量高且利尿的水果,不但会增加血糖负担,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夜间频繁排尿,扰乱睡眠质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研究表明,晚间摄入超过200克西瓜的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波动幅度增加了21.4%。
再来谈"三不做"。第一不做:不做剧烈运动。许多上班族白天工作繁忙,只能挤出晚上时间锻炼。然而,剧烈运动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夜间血压难以自然下降。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晚上8点后进行中高强度运动,血压可能在运动后2-3小时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增加夜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达38%。
并非说高血压患者晚上不能运动,而是应选择适合的项目和时间。太极拳、气功、伸展运动等低强度活动,能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有利于血压平稳。另外,傍晚6点前完成运动,给身体留出充分恢复时间,更为安全。
第二不做:不做情绪激动的活动。麻将、扑克等竞技类游戏虽能增进社交,却常伴随情绪波动。我曾接诊过一位因打麻将后突发眩晕、视物模糊的患者,检查发现是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微出血。调查发现,他每次"搓麻"都情绪激动,血压不知不觉飙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项问卷调查揭示,42.8%的高血压急诊患者在发病前2小时内有剧烈情绪波动,其中以晚间社交活动中的情绪起伏最为常见。
第三不做:不熬夜。现代人熬夜已成常态,然而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是血压管理的"死敌"。熬夜会干扰昼夜节律,破坏血压的自然波动规律。正常人的血压呈"非勺型"变化,夜间比白天低10-20%,这种下降对保护心脑血管至关重要。然而,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抑制血压的夜间下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熬夜的高血压患者中,约有68.3%存在"血压昼夜节律紊乱",这类患者的靶器官损害风险比正常昼夜节律的患者高1.72倍。睡眠调查发现,每晚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的高血压患者,用药剂量平均可减少23.5%,且长期预后更好。
那么,高血压患者晚间该如何科学安排生活呢?遵循三步走策略:一是科学晚餐,控制总量和盐分摄入,晚餐选择富含钾、镁、钙的食物如芹菜、菠菜、香蕉等,有助于平衡血压;二是合理活动,晚饭后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缓步散步,既能促进消化,又不会过度刺激心血管系统;三是规律用药,许多患者忘记服药或擅自调整剂量,实际上应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一般长效降压药宜在早晨服用,而短效药可能需要分早晚服用,切勿自行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使高血压并发症风险降低高达47%。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的一项为期3年的随访研究显示,坚持"二不吃三不做"的患者组,脑卒中发生率比对照组低36.2%,心肌梗死发生率低28.7%,这一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我希望每位高血压患者都能认识到晚间管理的重要性。与其被动应对高血压带来的风险,不如主动掌控自己的健康。夏季高温已至,您是否准备好做一场血压的"守夜人"了呢?不妨从今晚开始,牢记"二不吃三不做",用科学的态度迎接每一个健康的明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参考文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修订版)》《中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相关知识
午睡可能影响健康?医生提醒:55岁以后,午睡要牢记“3不要”
柿子的“死对头”,医生提醒:二者万不可同吃,吃柿子禁忌要牢记
研究建议:牢记晚餐“三不吃四不做”,心血管风险直降20%
一男子吃饭时倒地身亡,只因看了一条朋友圈的养生文章!快快提醒...
医生提醒:每天散步的高血压患者,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5大改善
柿子大量上市,医生提醒:这4类人最好少吃,吃柿子的禁忌要牢记
医生提醒:每天散步的高血压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会有几大改善
人洗三澡,命比纸薄?医生:三个时间点不适合洗澡,请牢记
上年龄怎么散步?医生多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散步“3不要”
冬天白萝卜不能随便吃?医生提醒:二者万不可同吃,提醒家人要牢记
网址: 夏天到了,医生提醒:高血压的朋友,晚上牢记二不吃三不做!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