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白天血压挺正常的,怎么一到晚上反而高了?”
“医生,晚上我喝了点汤,早上就头晕眼花,是不是又高了?”
随着夏季高温来袭,门诊里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有人自认白天控制得不错,却忽视了晚上的“暗战”;有人觉得睡前吃点夜宵无妨,却没想到血压在夜里悄悄飙升。高血压患者的“夜生活”,其实是一场不容忽视的健康博弈。
你可能没意识到,高血压“晚上高”的危害,远大于白天高。据《中国高血压指南(2020年版)》指出,“夜间高血压”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容易导致清晨心梗、中风,甚至猝死。而这类夜间血压波动,往往与患者晚上的日常行为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说清楚一件事:高血压患者晚上“3不做,5不吃”,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守护生命的底线。
场景一:晚饭后坐在沙发上追剧,顺手拿起花生米、卤味拼盘,一边嚼一边喝点小酒——“反正血压白天正常,晚上放松点没关系”。
场景二:夜里开空调睡觉,醒来口干舌燥,喝了一大杯水又继续睡——“多喝水排毒,没坏处”。
场景三:天气燥热,睡前洗个热水澡、刷刷手机、聊聊天,结果血压忽高忽低,心慌失眠。
是不是很熟悉?这些“习惯动作”,正是高血压患者的“雷区”。
尤其在当前高温天气与“夜宵文化”盛行的背景下,高血压患者的夜间生活方式正悄然影响着心脑血管的安全状态。每年夏季因高血压诱发的脑出血、心梗案例,都与“晚上没注意”密切相关。
那么,晚上到底不能做什么?不能吃什么?
第一不做:不熬夜。中医讲“阳入于阴则寐”,五脏调和才能安眠。晚睡扰乱肝肾经运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压飙升。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长期熬夜的人,夜间交感神经活跃,血压难以下降,形成“非杓型”血压曲线,心脑血管负荷持续升高,风险翻倍。
第二不做:不临睡前大量喝水。很多人误以为“多喝水稀释血液”,但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异常者来说,夜间摄入过多液体,会加重循环系统负担,导致夜间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衰。
第三不做:不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不少老年人喜欢晚上“遛一圈”,但如果时间太晚、运动强度太大,反而增加血管压力。特别是夜间争执、情绪波动,易引发交感神经兴奋,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或心梗。
夜间3不做,是对血压最基础的尊重。
再说“5不吃”,这些食物,晚上吃等于给血管“添堵”:
第一不吃:咸菜、腌制食品。晚上摄盐过多,会直接引发夜间血压升高。钠离子导致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尤其是咸鱼、泡菜、酱牛肉等“家常夜宵”,是高血压的大敌。
第二不吃:夜宵类油炸食品。炸鸡、薯条、煎饼,这些不仅脂肪含量极高,还容易引起血脂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加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医也讲“夜属阴,宜清淡”,过重口味食物扰动脾胃,损伤气血。
第三不吃:浓汤、炖品。很多人晚上喜欢喝点鸡汤、猪骨汤,认为滋补,但这些汤脂肪、嘌呤含量高,容易诱发血脂、尿酸升高,影响血压稳定。特别是“浓白汤”,其实是脂肪乳化,看着营养,其实“喝的是胆固醇”。
第四不吃:甜食、甜饮料。晚上摄入过多糖分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诱发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引起血压波动。而且糖也是肥胖的助推器,体重升高对高血压控制极为不利。
第五不吃:酒精饮品。很多人晚饭喜欢小酌一杯“助眠”,但事实上,酒精初期虽有扩血管作用,但短期后反而引起交感神经反弹性兴奋,使血压回升甚至高于原来水平。
这些食物,看似无害,却是高血压患者“不得不防”的隐形杀手。
说到这,很多人会问:“那晚上到底该怎么吃?怎么过?”
我们要明确两个核心理念:
第一,晚上不是放松血压管理的时候,而是一个关键控制窗口。
第二,不是不能吃东西,而是要“吃得对”、“动得稳”、“睡得好”。
比如晚餐时间要提前,不宜过晚,建议在晚上6点左右进餐,避免睡前进食。饮食以低盐、低脂、高钾、高纤维为主,可适当摄入燕麦、绿叶菜、豆制品等,补益气血而不伤阳气。
中医讲“阳气入里,阴气外达”,晚上宜养阴护阳。可用中医调理方式辅助血压管理,如睡前泡脚(温水不烫)、按摩百会穴、服用天麻钩藤饮等中药方剂,起到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的作用。
我们门诊曾接诊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白天血压控制很好,晚上却频频头晕。经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他夜间血压高达160/100mmHg。经仔细询问,发现他每晚都吃炒花生、喝点黄酒“助眠”,睡前还要看手机到11点。调整生活方式后,仅仅两周,夜间血压就恢复到正常范围,头晕症状显著改善。
这不是个例,而是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共性问题”。
高血压的控制,不仅是吃药的事,更是生活方式的管理艺术。
晚上这“3不做5不吃”,是医生对患者最朴素的提醒,也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一环。
当然,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建议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夜间高血压问题。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晚上管得住,血压才真正稳得住。
比起吃多少种药,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意识到:夜间,是高血压最容易“偷袭”的时段。
从今天开始,改变晚上的生活细节,守住血压的夜间防线。
健康不是“管一时”,而是“守一生”。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联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49(1):35-106.
[2]李建军, 黄洁. 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升高的机制与干预研究进展[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3,31(3):251-255.
[3]王晶, 刘志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30(2):189-19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相关知识
午睡可能影响健康?医生提醒:55岁以后,午睡要牢记“3不要”
医生强调:高血压老人,喝水时要牢记“3不要”
84斤的郑爽,牢记“3吃3不吃”,身材如少女,网友:真狠
研究建议:牢记晚餐“三不吃四不做”,心血管风险直降20%
上年龄怎么散步?医生多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散步“3不要”
提醒糖友:想要在家监测血糖,需牢记这5件事,否则血糖值易不准
晚饭不吃主食,高血压风险或能降低?医生:这3件事不注意可不行
医生提醒:每天散步的高血压患者,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5大改善
专家提醒:6成高血糖患者不必吃药,牢记3不2多,控制血糖稳降
柿子大量上市,医生提醒:这4类人最好少吃,吃柿子的禁忌要牢记
网址: 医生提醒:高血压的朋友,晚上牢记3不做5不吃!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