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认识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上)

认识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上)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了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人格是终生发展的,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埃里克森告诉大家,每个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样子,我们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可能会提供自我反思的依据。

一、婴儿早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的心态。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如果护理是充满爱、非常规律的,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尽管存在标志生存初期的那种隐晦的迫切要求及愤怒。”

二、婴儿后期(1.5-3岁): 自主和羞耻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

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他控制感和自主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释为:“进行自由决策与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

三、幼儿期(3-6岁): 主动和内疚

在主动对内疚的冲突中,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

在前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在这个阶段,儿童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由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是易于产生内疚感,所以,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四、童年期(6-12岁): 勤奋和自卑

在童年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这一阶段中,儿童会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学校是培养儿童将来就业及顺应他们文化的场所。因为在大多数文化中,包括他们自己的文化,生存要求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能力,所以社交技巧是学校传授的重要课程之一。

埃里克森说,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同一性”。同这一阶段相联系的还有另一个危险,即儿童会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对这样的人说来,工作就是生活,因而他们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它重要方面。

“如果他把工作作为他的义务,把某种工作作为有价值的标准,那么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因循守旧的人,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和可能利用他的技术的那些人的毫无思想的奴仆”。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会以能力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

本期内容到这里暂时结束,下期将继续分享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内容,如果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欢迎拨打珠海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服务热线:0756-2277525。

相关知识

认识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下)
心理学小知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表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8阶段理论
人格心理学: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表格和理论
人生八阶段:洞悉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心理健康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doc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你了解多少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网址: 认识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上)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5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