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水:
多家医院办理健康证时,检验过程松散随意,甚至漏检都能办下
造假:
一些劳务中介可以提供“代检”服务,也就是冒名顶替体检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从而获取健康证
制假:
只需要15元,提供照片、名字、生日就可以做出健康证,还保证通过外卖平台的审核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厨师、外卖员、护工、月嫂等从业人员,每年都至少要进行一次相关传染病的筛查,并办理健康证,才可以上岗工作。但在一些地方,办理健康证的体检过程中,存在种种违规情况,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 “健康证”体检项目 缩水54分钟速成
《国家卫生计生委(今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包括: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家医院为公共服务人员办理上岗需要的健康证时,检验过程松散随意,甚至漏检都能办下健康证。
南宁第六人民医院,体检指引单上明确标注,要检验的项目为抽血检验、体征内外科和X光胸透等。然而,记者只做了X光胸透和抽血化验,还跳过了询问既往史和体征检查,依然拿到了该院办理的健康证。
天津市铭华医院,记者同样在未进行任何既往病情询问和其他体征检查的情况下拿到了健康证。
沈阳康民医院,健康证的体检项目甚至去掉了内科检查和X光胸透,记者采血结束后就离开了医院。在没有既往史的询问,没有针对皮肤传染病的体征检查,没有进行针对肺结核的X光胸透的情况下,仅过了一天,就从沈阳康民医院办出了健康证。
郑州二七爱康中医院的工作人员直接告诉记者不需要进行内科检查,办理健康证有血液检测、X光胸透和测量血压这三项就够了。记者只量了血压,抽了血,便在两天后拿到了这张健康证。但是这张健康证的发证单位并不是郑州二七爱康中医院,而是郑州金水慧慈医院。
郑州金水慧慈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导诊台上写着的“血压测量、胸透、肝功、内科”不用都做。记者以备孕为由,并未出示任何证明,就免去了X光胸透检查。
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家医院代替内科检查的竟是理疗推销。在记者加入推销群后,医生就在体检表上肝炎、痢疾、伤寒、肺结核、皮肤病等几个位置画上了横线,表示检查通过。在只抽了一管血的情况下,记者第二天一早就从郑州金水慧慈医院拿到了健康证。
在郑州名为福德堂的中医院里,记者只做了X光胸透、采血、血压测量后,体检单上肝炎、痢疾、伤寒、肺结核、皮肤病等位置便被盖上了“未见异常”“未触及”等印章。这个过程中,医生没有对记者进行任何询问和检查。从记者挂号缴费到拿到健康证,共用时54分钟。
2/ 劳务中介、体检中心 变“造假流水线”
不仅是部分医院存在违规行为,一些劳务中介还可以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代检”服务,也就是冒名顶替体检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从而获取上岗需要的健康证。
在天津仁泰体检中心,整个体检过程中,该医院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对记者身份进行核对,也没有进行任何内科体征检查。两位年龄样貌和身高体态完全不同的记者互换身份进行体检,并未被发现。三天后,记者从天津仁泰体检中心就办出了一张“替检”的健康证。
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华晨医院办理健康证时,甚至男女互换身份,仍然可以通过体检,办出正规的健康证。医院的体检表上没有体检人员的照片,能体现个人信息的只有手写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36岁的男记者将体检单交给年龄相差近10岁的女记者,女记者代替男记者进行体检。整个检查过程中,没有医护人员核对体检单上的个人信息。在异性代检的情况下,第二天下午,记者依然拿到了健康证。
3/
15元办理的假健康证 真能通过外卖平台核验
不仅如此,记者还发现,竟然有人在制售假健康证。
在外卖小哥的推荐下,记者联系上了办假证的人,得知只需要15元,提供照片、名字、生日就可以做出健康证,保证可以通过外卖平台的审核,不过全额退费。
在收到对方发来的健康证后,记者按照外卖平台的要求,一步步上传健康证,30分钟后,系统便提示审核通过。又花了10元,记者收到了第二张健康证,按照另一家外卖平台要求,上传健康证,同样审核通过。
网络平台上,很容易就能找到“代办健康证”的各种广告,这些广告宣称“无需到场、当天出证”,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记者和多位办证人取得联系,对方承诺健康证保真,可以扫码认证。这些健康证外观与实地办理的健康证几乎一模一样,通过微信扫码也可以扫出相应信息,但记者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查验真伪的软件进行鉴别,就无法扫出信息了,也就是说,这些健康证都是假证。
为了解市面上餐饮企业对于健康证的态度,记者来到餐厅应聘服务员,直接告诉店长,自己的健康证是网上买来的假证,询问是否可以入职。其中一家的店长告诉记者,新入职员工的健康证他一般不会去辨别真伪,但既然知道了健康证是假的,还是要求记者去办理一张真实的健康证再入职。而另外一家的店长却直接回答“无所谓”。
最新动态
郑州卫健委通报:
暂停业务并立案查处
12日晚,郑州市卫健委发布“健康证”办理有关问题查处进展情况的通报。
经核查,二七爱新中医院(原二七爱康中医院)、金水慧慈医院、金水福德堂中医院存在未按照有碍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疾病目录项目开展体检的违规行为;金水慧慈医院还存在未经医师亲自诊查出具健康证明的违规行为。
所在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已责令上述医疗机构暂停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并依法立案查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作出警告、罚款、停止相应执业活动的行政处罚。
沈阳卫健委通报:
涉事医院已被立案查处
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媒体报道涉及该市“健康证”办理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经现场核查,沈阳康民医院、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华晨医院存在未经医师亲自诊查出具健康证明的违规行为,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华晨医院还存在未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的违规行为。辖区卫生健康部门已责令沈阳康民医院、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华晨医院立即停止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并依法立案查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机构和个人做出行政处罚。央视新闻记者 李洋
评论
健康证办理“走过场”
公共卫生防线岂能形同虚设
健康证,绝非一张普通的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其目的在于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可以说,健康证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消费者与疾病之间的一道“防火墙”,更是把风险挡在餐桌外的民生承诺。
然而,现实却令人痛心疾首。媒体曝光的乱象中,在个别医疗机构,健康证体检项目缩水,54分钟就能速成;一些劳务中介、体检中心沦为“造假流水线”;甚至15元办理的假健康证都能通过外卖平台核验。这些乱象的存在,让健康证的公信力荡然无存,也使公共卫生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本该严谨的体检流程,何以漏洞百出?究其根源,利益的驱使无疑是首要原因。部分医疗机构和劳务中介丧失了基本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将健康证办理当成了一门赤裸裸的生意,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简化检查流程、伪造检查结果,甚至提供“代检”服务。
监管的缺失,也为这些乱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相关部门在健康证办理的监管过程中,对医疗机构的审核把关不严,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健康证体检备案信息尚未完全联网,也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对健康证的真实性进行有效核查,给了假证生存的空间。
健康证乱象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一场潜在的健康危机。当患有传染病或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人员,凭借着违规办理的健康证进入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受害者。当健康证沦为形式,消费者的信任也会随之崩塌,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整治健康证乱象,不能止步于关停几家机构、处罚几个责任人,亟待建立“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治理闭环。
以重典治乱,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对参与造假的医疗机构,应实施“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又倒查管理层责任,直至吊销执业许可证。对制售假证的黑中介,可参照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用法律震慑打破违法成本低的怪圈。
以技术赋能,让数据跑赢造假速度。应尽快搭建全国统一的健康证管理平台,将体检数据、从业人员信息、监管记录等在平台存证,实现一证一码、扫码可查、全程留痕。如浙江杭州等地打出技术、制度组合拳,试行“刷脸体检+实时上传”模式,让代检者无处遁形,值得全国参考借鉴。
以共治破题,让每个公民成为监督者。需建立快速举报核查反馈机制,鼓励消费者在就餐、消费时主动查验从业者健康证,用“全民找茬”织密监管网络。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已探索推行健康证“红黑榜”公示制度,将合规机构与失信机构同步曝光,用社会舆论倒逼行业自律。
任何涉及生命健康的领域,都容不得弹性执行、灵活操作。我们绝不能让保障健康的防线,变成危害健康的隐患。只有让健康证真正“健康”起来,公众才能拥有一个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羊城晚报 文/孔德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