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点击查看 2013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 网校辅导课程

  >>>>>>>点击查看 2013年教师招聘《园丁教室》公开课, 互动!全程直播!

  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自我、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活动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在比较积极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情绪稳定、乐观;

  2.人际关系和谐;

  3.人格完整;

  4.正确的自我观;

  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6.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三、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抑郁性神经症的简称,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

  (二)恐惧症

  指病人具有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特定物体、人际交往或处境,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回避所恐惧的对象,难以自控。根据恐怖对象不同,可分为社交恐惧症、物体恐惧症、处境恐惧症等。

  (三)强迫症

  指来访者主观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的,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加以抑制,从而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及严重的内心冲突,伴随的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往往是患者为了减轻其内心紧张不安,屈从于令人不快的思想和意向或进行对抗而呈现出的继发现象。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四)焦虑症

  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着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于、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焦虑是无明显原因的恐惧、紧张发作,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紧张。

  (五)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或变态人格,是指自童年或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

  1.偏执型人格;2.反社会型人格;3.冲动型人格;4.回避型人格。

  (六)性偏差

  性偏差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

  (七)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

  (八)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需要;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知识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
山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备考指导
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备考指导
教师招聘备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解析
2018教招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备考笔记: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
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情绪理论
2025中公教育教师招聘网课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美术体育心理健康教招笔试教师考编制视频课程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教材讲义资料
关于2023年招聘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笔试的通知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4年06月27日

网址: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5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