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常常会发现,曾经轻松维持的体重开始不受控制地上升,稍微多吃一点就会长肉,而减肥也变得愈发困难。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身体代谢下降了。
中医谈肥胖:身体代谢为什么会下降?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代谢功能与脾胃运化能力紧密相连。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精微、输送至全身脏腑,并排出代谢废物的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胃功能逐渐减弱,就像一台使用多年的机器,运转效率大不如前。脾胃虚弱,就会导致水湿运化功能下降,湿气在体内积聚。
湿气重的人,常伴有身体沉重、乏力、水肿、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症状。这些湿气就像体内的“垃圾”,不仅妨碍脾胃正常运作,还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代谢变慢。
若此时饮食不加节制,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多余热量便会转化为脂肪并堆积起来,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年纪越大,越需要养护代谢,通过调理脾胃、去除湿气,以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让它能够更有效地消耗热量,分解脂肪。
中医减肥四步走:科学调理,健康减重
01 分型辨治
中医诊疗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医师会根据患者体质、中医辨证结果以及季节时令等因素,灵活调整方剂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若为痰湿型肥胖,则用祛湿化痰的方法,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出,达到减肥目的;气滞型肥胖则应疏肝解郁、行气化痰,通过调节肝气运行,改善情绪状态,推动新陈代谢;阳虚型肥胖治疗原则为温阳利水、补益脾肾,通过温补阳气,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02 饮食调养
《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日常饮食应遵循“谨和五味”原则,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维持饮食均衡,为身体提供全面营养的同时,避免热量过剩。
食疗方: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体质,辅助减肥。胃热炽盛型肥胖者可食用荷叶粥、冬瓜汤等清热利湿之品;脾虚湿阻型肥胖者则适合薏米粥、山药粥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茶饮方:中药茶饮融合中医药理论与茶文化,将具有瘦身降脂等功效的药食同源食材搭配泡服,是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养生良方。例如,山楂、赤小豆、薏苡仁、茯苓等食材,经合理搭配制成茶饮,便能成为减肥妙方。
减肥茶
荷叶粉60g、净山楂10g、薏苡仁10g、陈皮5g。
荷叶利水湿、解暑气,薏苡仁健脾利湿,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而陈皮行气、健脾、化痰。诸药配伍合用,共奏降脂减肥之效。此茶适合肥胖、高脂血症人群,亦可作为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的日常调养品(饮用前请咨询医师),但脾胃虚寒者慎服。
乌梅汤
乌梅6g、净山楂6g、荷叶6g、丹参6g、生甘草6g、陈皮6g。
乌梅、甘草酸甘化阴,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山楂、陈皮健脾理气;荷叶清凉解暑、止渴生津;丹参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全方适合夏季暑湿气候,对出汗伤津、纳食不佳、心烦气躁等有良好调理作用。
不过,脾胃虚寒、胃酸过多、胃溃疡、胃食管反流者不宜服用;痰多者也不适用;糖尿病患者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的严重患者,以及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需在医师指导下饮用。
03 运动锻炼
中医主张“动则升阳”,适量运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新陈代谢,助力减肥。可根据个人体质和兴趣爱好,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运动方式,长期坚持,收获良好的减肥效果。
晨起拍打胆经
沿大腿外侧裤缝线,从髋部拍至膝盖,左右各50次,可疏通肝胆气机,为一天的代谢活力奠定基础。
午后习练八段锦
重点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托天理三焦”两式,每次15分钟,调节身体机能,促进脾胃运化。
睡前揉腹助消化
掌心顺时针揉腹100圈,配合腹式呼吸,有助于促进消化,减轻肠胃负担。
04 外治辅助
中医调理肥胖以中药汤剂内调为主,同时辅以穴位按摩、针灸、刮痧、拔罐、埋线等外治方法,从而达到健脾祛湿、扶正祛邪的效果,进一步促进新陈代谢和脂肪分解。
遵循“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的中医智慧,才能真正告别反弹,收获健康体态。中医减肥注重“标本兼治”——外减赘肉,内调体质,让你健康享“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