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模式已开启,孩子们的上网时间大幅增加,但网络“时间黑洞”和诈骗陷阱也悄然潜伏——刷短视频停不下来、玩游戏沉迷到熬夜、莫名收到“中奖链接”……如何让孩子既能享受网络乐趣,又能守住安全底线?
7月12日19:00-21:00,中国教育电视台暑期安全公开课“防范网络沉迷与诈骗”主题将准时直播!锁定中国教育电视台媒体矩阵,和我们一起搭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防护网,给孩子一个安全又充实的假期!
直播嘉宾
宋少卫,清华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原执行主任,学习治疗创始人
王大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飞燕,高三家长
穆赵瑞雪,初一学生
张琦,中国教育电视台主持人
连线嘉宾
马冰,腾讯健康系统高级产品经理
本期节目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设计三大板块,旨在构建“家庭协同引导—专家专业支撑—社会系统保障”的闭环防护体系,突出学生在家庭场景中的主体参与性,具体设计逻辑如下:
三大板块,直击核心问题
1
家庭说:亲子共话暑期网络安全
初中学生和高中家长将现身演播室,用真实视角拆解亲子矛盾:
● 孩子最容易“停不下来”的上网活动是什么?希望家长如何提醒?
● 家长眼中的“沉迷信号”有哪些?怎样沟通才能避免“鸡飞狗跳”?
● 暑期上网规则怎么定才合理?防诈骗约定如何让孩子主动遵守?
● 分享暑假生活时,哪些细节是隐私保护的“安全红线”?
从时间管理到诈骗应对,看普通家庭如何在“宽松”与“约束”间找到平衡。
2
专家说:如何让孩子做到
上网不“迷网”且防诈骗
清华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原执行主任、学习治疗创始人宋少卫将带来专业指导:
●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底层心理机制是什么?诈骗分子最爱利用哪些心理弱点?
● 小学生、中学生防沉迷方法大不同?教你按年龄精准施策!
● 除了“限制时间”,还有哪些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的妙招?
● 遭遇网络诈骗后,如何帮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30年研究经验浓缩成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家长必听!
3
社会说:如何构建
多方协同的防范体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将作客直播间和你一起直击社会治理痛点:
● 暑期青少年易中招的新型沉迷陷阱和诈骗招数大揭秘!
● 平台如何用技术手段防沉迷?“暑期专属模式” 有哪些新功能?
● 家长如何利用工具过滤不良信息、守护孩子隐私?
● 学校、企业、社会如何联动,织密防护网?
从技术监管到责任担当,看懂全社会如何为孩子保驾护航!
观看方式
媒体矩阵
“中国教育电视台”
“育见新闻”
“同上一堂课”
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孩子的暑期安全,需要提前“备课”!7月12日19:00,锁定中国教育电视台直播,让我们一起教会孩子:既能拥抱网络的便利,也能守住成长的边界。
转发提醒身边家长,共同守护孩子的暑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