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教授在《哲学研究》2023年第7期发表论文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学科建设 学科设置 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 优秀人才 哲学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外国哲学教研室 中国哲学教研室 伦理学教研室 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 社会学系 社会学教研室 社会工作教研室 心理学系 基础心理学教研室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研室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社会保障教研室 劳动关系教研室 本科教学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教学大纲 精品课程 管理文件 教学运行 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 二学历教育 表格下载 研究生教育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导师信息 管理文件 社团组织 党团建设 就业信息 下载专区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就业信息 规章制度 团学组织 学子风采 常用下载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引进交流 汇总统计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科研信息 学术报道 党群工作 党委工作 工会(教代会)工作 妇委会工作 新时代传习所 校友工作 系庆活动 系友故事 校友动态 校友捐赠 校友会 实验室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社会学实验教学中心 资料室 本馆简介 规章制度 电子资源 现刊目录 新作速递
日期:2023-08-31 点击数:123 来源:
孙正聿教授在《哲学研究》2023年第7期发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活的灵魂”——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使命和担当》一文。
摘 要: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具有“问题的人类性”和“思想的普遍性”,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根本使命,就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凝练其“活的灵魂”。以“两个结合”为深厚底蕴和实质内容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探索了一系列关乎中国和世界的前途命运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性问题”,而且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质内容,提炼出一系列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一系列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形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性思想”。这不仅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智慧,而且愈益彰显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塑造新的“文明形态”的世界意义。
相关知识
孙正聿教授在《哲学研究》2023年第7期发表论文
孙正聿教授在《哲学研究》2020年第1期发表论文
徐祖杰副教授研究成果在《体育科学》发表
赵晓琴副教授研究成果在《Experimental Gerontology》发表
汪顺博士论文开题 网友:高深莫测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引发热议
马文教授团队发表语言康复互动中会话修正的重复策略研究
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综述——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
仁济医院终身教授孙大金逝世,曾主编多本医学论著
恒河猴人工授精的研究
健康在于科学运动——访运动生理专家陈家琦教授
网址: 孙正聿教授在《哲学研究》2023年第7期发表论文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6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