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中毒的风险也日益增加。药物中毒不仅可能来源于药物本身的毒性,还可能因为用药不当、过量使用等原因而引发。
一、药物中毒的常见误区
1. 误将保健品当药品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保健品市场迅速扩大。然而,一些患者和家属误将保健品视为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停止正规治疗,转而依赖保健品。这种做法极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药物中毒。例如,某些糖尿病患者误信某些保健品可以替代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结果导致血糖失控,引发严重并发症。
2.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部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遵医嘱,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他们可能认为,剂量越大,疗效越好;或者一旦症状缓解,就立即停药。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引发药物中毒。例如,降压药物如果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跳性升高,诱发心脑血管事件;而抗生素类药物如果剂量不足或疗程不够,不仅不能彻底杀灭细菌,还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
3. 盲目联合用药
有些患者为了快速缓解症状,可能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然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吸收,甚至产生新的毒性物质。例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如果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合用,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而抗生素类药物与某些中药合用,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4. 忽视药物禁忌症
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然而,部分患者在用药前未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导致在禁忌症存在的情况下仍使用相关药物,从而引发药物中毒。例如,孕妇禁用某些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
二、如何正确分辨过量与正常用药
1. 严格遵循医嘱
正确分辨过量与正常用药的首要原则是严格遵循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给出合理的用药方案。患者及家属应认真听取医生的讲解,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 了解药物知识
患者在用药前,应主动了解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等。这有助于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患者在服用某些可能导致嗜睡的药物时,应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3. 观察身体反应
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与药物说明书上描述的不良反应相符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皮疹、头晕等,应及时停药并就医。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变化。如果疗效不佳或症状加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调整用药方案。
4. 定期监测指标
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等。这些指标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药物中毒的征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合理用药原则
合理用药是避免药物中毒的关键。患者应遵循以下合理用药原则:
对症下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剂量适宜: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剂量用药;
疗程足够:按照规定的疗程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延长疗程;
单独用药:尽量避免联合用药,特别是成分相似的药物;
按时服药: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服药,保持药物的稳定浓度;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结论
药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安全问题,其发生往往与用药不当密切相关。为了避免药物中毒的发生,患者和家属应提高对药物使用的认识与警觉性,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知识并观察身体反应。同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加强用药指导和监测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中毒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张剑)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相关知识
张剑:药物中毒的常见误区:如何正确分辨过量和正常用药?
合理用药指南:如何正确使用常见药物?
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常见的用药错误
避开贴膏药常见四大误区 学会正确贴膏药
安全用药指南:儿童用药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
轻松贴敷:膏药的正确使用方法与常见误区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误区?重要提示!
中药=无毒?错! 四种常见使用误区 警惕引起肝损伤
儿童药物安全使用与常见误区
如何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远离用药误区助你正确用药
网址: 张剑:药物中毒的常见误区:如何正确分辨过量和正常用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6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