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春寒料峭,通州区一家新开业的“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却显得格外热闹。
3月13日,董明珠本人亲临现场,为这家顶着自己名字的门店站台,并放出豪言,要在全国开设一万家这样的门店。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这并非格力第一次借力董明珠的个人IP,但如此大规模、高调地将品牌与个人深度捆绑,甚至直接以“董明珠”命名门店,却显得史无前例,也引发了外界的诸多揣测和质疑。
这究竟是董明珠的又一次“任性”之举,还是格力在增长瓶颈下,不得不押注的转型险棋?
从“格力专卖店”到“董明珠健康家”,仅仅是几个字的更名,却蕴含着巨大的战略转向。
按照格力官方的说法,“董明珠健康家”不再仅仅是卖空调的门店,而是要打造一个“健康生活场景解决方案”的平台,涵盖卧室、厨房、客厅等多个生活空间,产品线也从空调延伸至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甚至生活用品。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格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拓展品类、提升品牌形象的积极尝试。毕竟,在单一品类增长见顶的背景下,多元化是家电企业普遍的选择。加上“健康”概念近年来备受追捧,搭上“健康快车”似乎理所当然。
然而,细究“董明珠健康家”的模式,却让人感到一丝微妙的不安。
过于强烈的个人IP色彩。 门店玻璃幕墙上巨大的董明珠肖像海报,门头醒目的“董明珠健康家”字样,无不强调着董明珠个人品牌的重要性。甚至有传言称,未来门店的销售人员也将统一着装,佩戴印有董明珠头像的胸牌。这种近乎“个人崇拜”式的营销方式,在家电行业乃至整个商业界都极为罕见。
诚然,董明珠是中国家电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她的个人IP价值毋庸置疑。多年来,她以“铁娘子”形象示人,敢说敢言,自带流量,为格力省下了巨额的广告费。但个人IP终究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依赖个人IP,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
品牌人格化过度,模糊企业品牌边界。 当“董明珠”三个字比“格力”更响亮,消费者究竟是在为“格力”买单,还是为“董明珠”买单?一旦董明珠的个人形象出现负面波动,或者未来她退休离任,这种强绑定的品牌模式是否还能持续?
“董明珠健康家”的推出,无疑进一步强化了董明珠在格力内部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过度的个人集权,可能会抑制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甚至滋生内部矛盾,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依靠个人IP短期内可以吸引眼球,制造话题,但长期来看,消费者最终还是会回归产品本身。如果“董明珠健康家”仅仅是靠董明珠的个人光环来吸引顾客,而产品和服务没有实质性提升,这种模式很难持续。
其次,是“健康”概念的泛化和空洞化。 “健康家”的概念听起来很美好,但具体落地却显得模糊不清。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董明珠健康家”似乎只是将格力现有产品线进行整合,并冠以“健康”之名,缺乏真正具有差异化和竞争力的“健康”产品或服务。
例如,格力早已涉足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领域,这些产品本身就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将这些产品整合到“健康家”门店,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属性和功能。如果仅仅是打着“健康”的旗号,卖的还是传统家电,消费者很容易产生“换汤不换药”的质疑。
真正的“健康家”,应该提供更专业、更系统、更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例如:
空气净化和健康呼吸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空调,还应该包括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等,提供全方位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
健康饮食和饮水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冰箱和净水器,还应该延伸到智能烹饪设备、健康食材推荐、营养咨询服务等,打造全链条的健康饮食生态。
智能健康家居系统。 将家电产品与智能家居系统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生活服务。
然而,从目前“董明珠健康家”的门店陈列和产品展示来看,仍然停留在传统家电销售的层面,缺乏对“健康”概念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应用。如果“健康家”仅仅是一个营销噱头,而非真正的战略转型,那么其前景堪忧。
董明珠如此大手笔、高风险地All in个人IP,背后或许是格力面临的增长困境和转型焦虑。
近年来,格力的营收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1474.1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2.9%。虽然净利润同比增长9.30%,但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和多元化业务的贡献,主营业务空调的增长仍然乏力。
空调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空调市场零售额同比仅增长2.5%,零售量同比下降1.4%。在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格力空调的增长空间受到挤压。
与此同时,美的、海尔等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多元化转型,拓展新兴业务,抢占市场份额。美的集团早已构建起“智能家居+工业技术”的双轮驱动战略,海尔智家则通过“场景品牌”战略,加速向智慧家庭生态转型。相比之下,格力的多元化步伐显得相对迟缓,新兴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面对增长瓶颈和转型压力,格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突破传统空调业务的束缚。“董明珠健康家”或许正是格力试图突围的一次尝试。
押注个人IP,短期效应明显。 凭借董明珠的个人影响力, “董明珠健康家”可以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消费者关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销售增长。尤其是在门店开业初期, “董明珠效应”可能会非常显著。
拓展品类,多元化布局。 “董明珠健康家”的推出,也意味着格力正式迈出多元化转型的步伐。通过拓展品类,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格力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渠道创新,O2O融合。 “董明珠健康家”不仅仅是线下门店,也是格力线上线下融合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线下门店体验和线上渠道引流,格力可以构建更完善的销售网络,提升渠道效率。
然而,上述这些战略意图,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董明珠的个人IP能够持续有效,并且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和品牌价值。 如果个人IP红利逐渐衰减,或者“健康家”模式本身缺乏竞争力,那么格力的转型之路将更加艰难。
“董明珠健康家”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它既有可能成为格力转型升级的“诺曼底登陆”,也可能沦为一场豪赌失败的“滑铁卢”。
如果“董明珠健康家”能够跳出传统家电销售的窠臼,真正围绕“健康”主题,提供创新产品、专业服务、优质体验,那么它就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格力新的增长引擎。
挑战也显而易见。 “健康”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泛化性,如何将“健康”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门店运营、服务体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多元化转型需要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格力是否具备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也是一个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个人IP的模式,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董明珠不可能永远站在台前,一旦她退休离任, “董明珠健康家”的品牌价值是否会大幅缩水?格力是否已经做好了“去董明珠化”的准备?
或许,董明珠也意识到了个人IP的局限性。在接受采访时,她也表示已经找到了接班人,并正在培养三、四个苗子。但这仍然无法消除外界对于格力未来发展路径的担忧。
一场豪赌,亦或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董明珠健康家”的出现,与其说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不如说是一次略显仓促的转型尝试。它既有可能是格力在增长瓶颈下,不得不吞下的转型苦果,也可能是董明珠孤注一掷的个人IP豪赌。
无论结果如何, “董明珠健康家”都为中国家电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样本。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是坚守核心优势,还是大胆多元化转型?是依赖明星代言,还是回归产品本身?这些问题,每一个家电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
对于格力而言, “董明珠健康家”的成败,或许将决定其未来的命运。这场豪赌,最终是会成就格力,还是会反噬自身?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转型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相关知识
“董明珠健康家”要开1万家,董明珠压上个人名誉
董明珠健康家:格力转型的豪赌还是创新?
没我格力当年就垮了!董明珠健康家非常成功:已落地656家门店 今年要开3000家
格力电器高层回应改名“董明珠健康家”
为什么格力要改名为《董明珠健康家》?这背后有深意!
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已超600家 格力加速渠道升级
进店即归家!董明珠健康家用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董明珠亲自背书:格力“健康家”更名背后的深意与未来战略
“董明珠健康家”全国开店,能带飞原地踏步的格力吗?
董明珠健康家:重塑消费体验,健康生活解决方案如何赢得市场?
网址: 董明珠要开一万家“健康家”,胜算几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6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