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养生要“趁热”!三伏天养生黄金期,中医专家教你科学调理

养生要“趁热”!三伏天养生黄金期,中医专家教你科学调理


中医视三伏天为蕴含独特养生智慧的时节,其起源可追溯至秦汉,古人结合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此时阳气最盛、阴气潜藏,人体呈外热内寒状态。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心罗运花主任医师介绍,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三伏天人体阳气达峰值,气血趋表、毛孔疏松,是驱寒调阴阳的最佳时机,正如《黄帝内经》“春夏养阳”之道,对慢性支气管炎等虚寒病调理事半功倍;

同时,高温高湿易致暑湿伤正气,引发身重、困倦等不适,若不调理可能埋下健康隐患,因此三伏天养生既是顺应天时增强体质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三伏天养生方式推荐:科学调理,健康度夏

1、饮食养生:清淡祛湿,健脾益气

三伏天饮食宜清淡,以清热解暑、健脾利湿为主。可多吃绿豆、西瓜、苦瓜、冬瓜等:绿豆汤清热利尿,冬瓜利尿消肿,苦瓜清热泻火,能缓解暑热不适。

夏季湿气重,人们贪凉吃生冷易伤脾胃、致湿邪困脾,可多吃山药、莲子、薏米、赤小豆等健脾祛湿食材,如薏米赤小豆煮水、山药莲子煮粥,能调理脾胃。此时消化功能较弱,需避免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防加重肠胃负担。日常可饮防暑养心茶、酸梅汤、祛湿茶等养生茶饮。

2、起居养生:顺应阴阳,规律作息

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夏季昼长夜短,应适当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生发与生长。但晚睡不宜超过23点,早起以6-7点为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午间可小憩30分钟至1小时,能有效缓解疲劳,养心安神。

室内温度不宜过低,空调温度保持在26℃左右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中。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避免在中午11点至下午3点高温时段外出,以防中暑。

3、运动养生:适度锻炼,动静结合

三伏天运动要遵循“适度、适时、适量”原则。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时,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方式,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劳累和大汗淋漓。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待身体恢复平静后再洗澡,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寒湿入侵。

对于体质较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可适当减少运动量,以静养为主,如静坐、冥想等,有助于调节身心,使心神宁静,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4、中医特色养生:冬病夏治,穴位调理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经典疗法,依据“春夏养阳”理论,在三伏天阳气最盛时,将具有温阳散寒、止咳平喘等功效的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虚寒性胃肠病、关节疼痛等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除三伏贴外,还可通过艾灸、按摩穴位来养生。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散寒的功效,三伏天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等穴位,能培补元气、健脾和胃。按摩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可起到清热解表、疏风散热的作用。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心罗运花主任医师提醒:三伏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养生保健的黄金时期,通过了解其由来,重视三伏天养生,合理运用饮食、起居、运动及中医特色养生方法,我们能够顺应天时,调整身体状态,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安然度过炎炎夏日,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图片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心 许倩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夏季“热养生”,教你健康度过三伏天
三伏天减肥“黄金期”即将开启,中医教您健康减肥!
中医专家为您讲解三伏天养生的健康知识
三伏养生,冬病夏治——中医针灸专家给你的养生建议
天坛科普——夏养三伏,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请收好
7类人最需在三伏天养生!中医详解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养生秘籍:如何在夏日调理脑病?
三伏天是“减肥黄金期”?专家:先减下来的是水
今晚20:00,名医揭示三伏天养生秘诀,健康讨论火热进行中!
“入伏赋”养生方法不妥、家庭自制伏茶配方、老人防暑注意“四不要”,两位名中医教你科学防暑降伏

网址: 养生要“趁热”!三伏天养生黄金期,中医专家教你科学调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7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