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外国语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伴随着传统武侠片中令人神往的“点穴”技艺,活动围绕中医药的养生智慧展开,深入探讨了我们身体上是否真的存在经络和穴位的疑问。
自古以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健康理念与养生技巧。为鼓励青少年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教育部近年来将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小学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2月18日,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巡讲活动”在东莞外国语学校盛大举办,旨在普及中医药知识并提升师生的健康意识。
在活动开场,东莞外国语学校校长吕雪玲及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宁为民分别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视。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双方还共同成立“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共建单位”,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活动中,东莞市中医院常务副院长王磊为学生们带来了题为《中医药助力青少年健康:远离肥胖,拥抱活力》的科普讲座。他用生动的案例解析了肥胖的成因,并结合饮食与运动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建议。王医生的现场教学还包括如何利用中医方法进行“减肥穴位”的自我调节,帮助学生们掌握科学的“点穴”技能,展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此外,东莞市中医院的“邓氏八段锦”养生功法在现场进行演示,副主任中医师莫钰君和助教展示了具有舒缓身心效果的两式动作,并教授学生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中医理念,以提升自我保健能力。
在讨论针灸和刮痧时,莫钰君讲解了它们在传统中医中治疗感冒发烧的历史,强调了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师生们了解了古老医学如何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合,以及中医药在促进青少年健康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东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先行示范,活动有效传播了中医药健康知识,提升了师生们对中医保健与养生的认识。接下来,东莞外国语学校将继续推进党建与教育的结合,丰富课程内容,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将中医药文化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