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2025年北京内分泌代谢病与生殖健康学术会议

2025年北京内分泌代谢病与生殖健康学术会议

7月12日至13日,2025年北京内分泌代谢病与生殖健康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建科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启动。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教授,副院长、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蓉教授,中华医学会相关领导、专家及多位国内内分泌代谢与生殖医学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会场

洪天配致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天配教授首先向与会领导、专家及同道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回顾了内分泌科40年的发展历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1985年,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学科已经跻身国内大型医院第一方阵。2021年位居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影响力专科排行榜第16名,2016-2021年总排行并列第10名,获批2023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内分泌科建科40周年宣传片。

乔杰致辞

乔杰常务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取得的突出成绩,离不开黄大有、李琼芳、李佑成等老一辈专家艰辛创业,更离不开科室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历经40年不懈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内分泌代谢领域的重要力量。她回顾了打造“内分泌生殖”学科群高地的历程,及内分泌科与生殖医学中心联合完成《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妇女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的妊娠结局研究》研究并在JAMA期刊发表的全过程。未来,希望全科同仁再接再励,把握时代机遇,勇担历史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科室发展新篇章。

付卫致辞

付卫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内分泌科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着“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坚守医者初心,为患者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科室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率先建立糖尿病一站式诊疗模式,为门诊患者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打造全院血糖智慧化管理平台,为全院住院糖尿病患者保驾护航;JAMA、Diabetes等高质量科研成果不断产出;同时,在内分泌代谢罕见病诊疗方面也取得新进展。他还深情回忆了内分泌科老专家带教的情形,强调40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希望内分泌科全体同仁传承科室优良传统,推动学科高质量快速发展。

郭立新致辞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院郭立新教授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建科40周年致以诚挚祝贺。他表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作为中国糖尿病防治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卓越的学术贡献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对华北地区内分泌学科起到辐射作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构建的糖尿病综合管理和分级诊疗模式惠及数十万海淀居民,是“健康中国”建设工作落地的具体表现。他期待内分泌科继续肩负“国家队”使命,以更开放的格局推动跨学科融合,再创学科发展佳绩。

赵家军致辞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全体同仁表示热烈祝贺。他高度评价了科室四十年来的发展成就,历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人都传承了“严谨求实”的北医风骨和三院院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团队文化,以扎实临床功底为基础,创新建立的慢病管理模式已成典范,覆盖广泛的社区医联体网络,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科室在临床工作、学术研究及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学科声誉得到学界高度认可。他期待内分泌科继续以“京华气象”续写内分泌代谢病诊疗和学术研究的“中国答卷”,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在内分泌科建科40周年暨系列学术活动启动仪式环节,各位领导、专家共同启动了象征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在新起点上继续砥砺前行的40周年徽标。

在随后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就内分泌代谢疾病与生殖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展开深入交流,主题不仅涵盖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单基因糖尿病与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孕期甲状腺疾病和垂体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妊娠相关骨质疏松、糖尿病与体重精细化管理等临床诊疗进展,还特邀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受体药物、乳酸转运与糖脂代谢调控等方向的专家报告了前沿学术内容。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同道现场参会。会议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提升了临床医师诊疗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为推动内分泌代谢病与生殖健康领域的进步搭建了重要平台。

相关知识

2025年北京内分泌代谢病与生殖健康学术会议
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
肥胖与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临床诊治与健康管理学习班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推荐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内分泌代谢病学科会议在长沙圆满召开
泌尿生殖2015暨第十五届亚太性医学年会召开
《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科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网址: 2025年北京内分泌代谢病与生殖健康学术会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7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