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感染病科微生态诊疗中心团队在医院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为一名肝硬化失代偿(TIPS术后)、肝性脑病合并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使用洗涤菌群移植技术进行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术后效果明显,患者已经康复出院,该项目的顺利开展为推进我院医疗新技术落地、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注入新动能。
患者系一名老年女性,5年前发现肝硬化后行TIPS治疗,现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高氨血症、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症状,入院后在感染病科微生态诊疗中心团队和李家斌教授、郜玉峰主任的指导下,经过严格评估患者病情并排除禁忌,最终确定通过结肠内镜肠道植管途径为该患者进行洗涤菌群移植治疗。7月11日,科室马超主任在内镜中心成功为患者植入给药管,随后连续3天给予洗涤菌群输注治疗,治疗后患者肝性脑病和便秘明显好转,其他临床症状持续改善中。
马超主任在北区消化内镜室为患者行内镜下结肠置管术
患者在北区感染病科病房行肠道菌群移植
肠菌移植患者顺利出院
肠道菌群是把健康人粪便中提取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肠道菌群、改善菌群紊乱,同时可以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等代谢功能。肠道菌群技术可追溯到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饮粪汁一升,即活”,有效挽救食物中毒、腹泻等生命垂危的患者。国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团队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洗涤菌群移植"概念,通过智能粪菌分离+洗涤新方式,去除白介素、内毒素等菌液有害成分,降低不良反应,同时建立通过TET进行肠道菌群移植,提高肠道菌群移植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目前,“洗涤菌群移植”已经走在国际前沿,洗涤菌群移植治疗范畴从肠内疾病延伸至肠外疾病,解决了很多医学难题。因此,为更好地开展肠道菌群植技术,我院感染病科微生态诊疗中心团队专程派出刘艳艳副主任医师前往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修并引进这项技术,未来将重点在肝硬化及肝肿瘤临床相关疑难并发症、严重复杂感染性疾病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治疗观察,并同时为相关学科疾病粪菌移植治疗提供健康供者菌液支持。
为高质量保障洗涤菌移植高质量安全开展,我院专门成立了微生态诊疗中心,在总院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全自动分离洗涤菌群分离平台和肠菌库,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专门团队进行管理、操作和维护,对这些微生态的制剂进行提取,保证临床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在标本留取、肠菌分离、洗涤、储存、运输等方面,严格把控环节,切实做好肠菌制剂质控工作,为肠道菌群顺利开展做好最坚实的后盾。
微生态诊疗中心在进行健康供者洗涤菌群制备
目前,依据文献报道,洗涤菌群移植已经在上百种疾病中进行了治疗研究,包括各类肠道疾病:如难辨梭状芽抱杆菌感染、伪膜性肠炎、放射性肠炎、各类腹泻(特别是抗生素相关腹泻、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胃肠代谢病、肠道免疫缺陷、肠道过敏及难治性营养不良等。其中,2013年美国FDA批准肠道菌群移植用于难治性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性肠炎,并列入美国消化疾病诊治指南。此外,洗涤菌群移植还可以治疗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全身多系统疾病:(1)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癫病、肝性脑病等;(2)精神系统:自闭症、抑郁症、情绪障碍、多动症、抽动症等;(3)代谢相关疾病:肥胖、三高症、脂肪肝、免疫性肝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4)肿瘤相关疾病: 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5)肿瘤化疗免疫治疗耐药等多种疾病。
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和临床研究,持续推动学科创新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责任担当。该科室的发展路径契合国家《"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要求,通过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和区域协作,有望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感染病诊疗研究中心,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相关知识
最新研究:洗涤菌群移植或可改善脂肪性肝病
粪菌移植治疗脂肪肝,新方法让42.9%的患者肝脏脂肪恢复正常
亚洲首例,中国院士团队完成!69 岁患者移植猪肾,已自主排尿
全球首例!中国院士团队完成猪肝移植,与上次有何不同?
心脏告急、暴瘦如柴的10岁男孩,成功换心!浙大儿院开展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刚刚,全球第二例猪肾移植患者去世
江西省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助力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粑粑”能治病?专家:粪菌移植作用多
顾劲扬:肝脏疾病与移植
肠菌移植(FMT)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网址: 全省首例!我院成功开展洗涤菌群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7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