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最近“减重”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也提到了“体重管理”。其实,在国内的一些中医院里,肥胖症早已成为医生们重点关注的病种之一。早在2017年,湖北省中医院就成立了肥胖专科,并且在2020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指导下,“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湖北基地)”落户于此。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仝小林提出的态靶辨治理论指导下,一套临床疗效明显、临床路径明晰、推广范式明确的肥胖症中医防控诊疗综合体系逐步建立。4万多名患者从这里走出,重拾生活信心和身体健康。你知道吗?这套体系的核心在于明确肥胖的核心病机,采用“三结合”“六步法”治疗干预。
中医减重“三结合”综合干预体系,是指集中药内服+适宜技术+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为一体的中医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方案。内服中药是在明确疾病“态”下的协定加减方;针刺、穴位埋线等中医适宜技术靶向解决食欲旺盛等问题;健康管理引入服中药禁食疗法、八段锦等中医特色干预手段,平衡疗效性和舒适度。
肥胖症“六步法”诊疗流程,包括预约就诊、体征评测、病史询问、明确诊断、方案制定、健康管理的诊疗闭环。通过标准化表单强化流程质控,确保同质化诊疗方案的可复制性;采用“一人一档一医”机制,建档管理建数据库,提升临床决策准确性;健康管理多维度采集患者舒适度反馈,实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舒适性;医护主动健康管理,破解失访率高的难题,提升患者主动依从性。
为了精准诊疗并为肥胖症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支撑,肥胖专科还汇聚形成了超4.4万诊疗人次的肥胖症数据库,累计保存2万6千余份肥胖症患者生物样本,形成200余个典型医案等,为未来基于肥胖症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和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举个栗子,武汉市民刘先生曾是肥胖专科收治的“重量级”患者之一,他的体重达到了111.6kg。经过9个月的中医药综合减重方案治疗后,刘先生的体重降至77.4kg,身体质量指数(BMI)从38.4降到26.6。回忆起治疗的经历,刘先生不由感叹中医药的神奇。另一个案例是花店老板陈女士,她曾因高达163.5kg的体重导致呼吸衰竭住进了湖北省中医院ICU。在一年半时间内,成功减重91.7kg,中医药为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转变。
根据该科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结果,中医药综合干预1、2、3和6个月后,患者体重相较于治疗前分别可降低3.80%、5.86%、8.00%和10.01%。肖明中表示,中医药综合诊疗方案在肥胖症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大有可为。
近年来,依托湖北省中医院组建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湖北基地)态靶辨治传承推广专家团队向基层辐射,现已建立工作基地3个(红安县中医医院、孝感市中医医院、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筹备建设基地1个(神农架林区中医院)。在几年的实践中,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湖北基地)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肥胖症的共病、共流行的特点,提出“关口前移”治疗肥胖,从而防控慢性代谢病的思路,强调肥胖症在多种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探索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药系统性防治干预策略。
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肥胖防治方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AI)在其领域的应用可能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