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仪(TEAS)是一种结合中医穴位理论与现代电刺激技术的医疗设备,通过电极贴片将特定频率和强度的电流作用于体表穴位,达到镇痛、调节生理功能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包括刺激神经传导、促进内源性物质释放(如内啡肽)以及调节经络气血,适用于疼痛管理、康复治疗及部分慢性病辅助干预。
低频电脉冲刺激1.设备通过电极片输出低频电流(通常为1-100Hz),刺激穴位处的神经末梢,引发局部或全身性生理反应。例如,高频(50-100Hz)用于抑制疼痛信号传递,低频(2-10Hz)可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中医经络理论结合2.根据穴位定位(如合谷、足三里等),电流刺激可模拟针灸
的“得气”感,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现代研究认为,这种刺激可能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或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发挥作用。
疼痛管理1.慢性疼痛:如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等,通过抑制痛觉神经信号或释放镇痛物质缓解症状。 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降低副作用风险。 康复治疗2.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再生,改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 肌肉萎缩
:电刺激维持肌肉活性,预防废用性萎缩。 其他辅助治疗3.内脏功能调节:如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 精神类疾病:辅助缓解焦虑、失眠
,可能与调节血清素水平相关。 禁忌症与风险1.禁止用于心脏起搏器
佩戴者、癫痫
患者或局部皮肤破损处。 孕妇需避开特定穴位(如三阴交),避免诱发宫缩。 操作规范2.准确定位穴位:需参考解剖标志或专业指导,避免无效刺激。 控制强度与时间:单次使用不宜超过30分钟,电流强度以舒适耐受为限,防止灼伤。 个体化调整3.
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对电流敏感度差异较大,需由医生或康复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优势:非侵入性、副作用少、操作便捷,可作为药物或手术的替代或补充方案。 局限性:疗效因人而异,严重疾病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长期效果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经皮穴位电刺激仪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多种疾病提供了无创治疗选择,但其应用需严格遵循医学指导,结合患者具体状况评估适应症与风险。
相关知识
翔宇 穴位电刺激仪
经皮电刺激仪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
经皮穴位电刺激镇静脑电图的变化
经皮穴位电刺激操作并发症有()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讲稿.ppt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创电刺激穴位咽炎治疗仪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的应用与禁忌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术后疼痛的最佳证据总结
经颅电刺激仪
网址: 经皮穴位电刺激仪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7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