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绵阳三台:筑牢基层中医药根基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四川新闻频道

绵阳三台:筑牢基层中医药根基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四川新闻频道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7月20日7时许,在距离三台县城六十多公里的龙树镇中心卫生院,阳光洒进整洁的中医馆诊室,主治医师徐宗坤的诊室门口已悄然排起了队。

年过七旬的赵吕永大爷因多年痛风困扰,步履蹒跚而来。徐宗坤仔细问诊后,熟练地为他施以针灸,辅以院内特制的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药膏外敷。“徐老师这几针下去,我这个膝盖松快多了!”赵大爷揉着膝盖感慨道。

“2024年我们通过‘上级专项资金拨付+医院自筹投入’的模式,对中医馆进行标准化、内涵化建设,中医科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受到群众好评,就诊人数明显增多。”龙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羊兵说。

龙树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的场景,正是三台县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通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基层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县共建成中医馆34个,配齐中医诊疗设备,综合运用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等,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乡镇卫生院拥有2个市级和13个县级重点中医专科,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38%,县域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走入该院中医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诊区宽敞明亮,拥有18张中医特色治疗床位;拾级而上至二楼,46张配备完善的中药住院床位静候患者;精心打造的中医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展示着中医经典、养生智慧、本地道地药材以及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

“让群众从踏入这里的第一步起,就能直观感受中医魅力,增强信任感。”羊兵介绍,环境与文化的提升,是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先导工程。

诊室内,徐宗坤和老师们手中的银针精准刺入穴位,为颈肩腰腿痛患者疏通经络;精巧的“埋针”技术,为失眠者提供持续的穴位刺激;针对顽固性疼痛,小针刀疗法能有效松解粘连;温热熨帖的蜡疗,则成为寒湿痹症患者的康复良伴。更令人称道的是团队基于丰富临床经验研发的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系列院内制剂,在治疗痛风、缓解风湿骨痛方面效果显著,口碑在乡邻间口口相传。

作为龙树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的“扛鼎者”,以徐宗坤主治医师为核心的5人中医团队是乡亲们信赖的健康“守门人”。他们深谙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特点,精研多种中医特色外治技术,为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解决方案。“我们重点服务的,就是乡亲们最迫切的需求。”徐宗坤说,从痛风、各类急慢性疼痛(颈肩腰腿痛),到脑出血后遗症引发的不完全性偏瘫康复、令人寝食难安的带状疱疹神经痛、面瘫、失眠等,中医馆都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案例。据统计,该馆日均接诊量稳定在30至40人次,高峰期甚至需要提前预约。许多像赵大爷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在家门口就得到了有效管理和治疗。

中医馆的活力,不仅限于诊室之内。团队紧密融入卫生院的“一村一月一义诊”长效服务机制,将中医适宜技术、健康咨询直接送到村民家门口。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针灸、拔罐、耳穴压豆等简便疗法深受欢迎,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养生知识通过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滋养着村民们的健康意识。

三台县卫健局中医药股负责人表示,三台将持续深化基层中医馆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技术提升、设备完善、特色专科培育等方面发力,让更多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惠及寻常百姓。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科普深度融合,使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氛围在乡村更加浓厚。(文/图:三台县委宣传部 刘玉明)

编辑:郭幸鑫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

相关知识

张加运:筑牢基层医疗防线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宁夏筑牢筑实群众健康基石
威海高新区:织密基层健康网 筑牢群众“健康线”
基层医生阳志强:扎根基层二十七载 守护百姓健康路
致敬基层“健康守门人”:家门口的“医”靠|世界家庭医生日
深入基层接地气 讲好中国故事四川篇章 目>=
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川渝(潼遂)地区基层医生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基层医疗“网底”牢不牢?
深化网格化管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雅安频道 四川新闻网
夯实健康基石 增进民生福祉——高台县强化医疗卫生保障守护群众健康工作综述

网址: 绵阳三台:筑牢基层中医药根基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四川新闻频道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8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