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和谐健康保险小课堂:警惕不良校园贷陷阱,拒绝“青春债”

和谐健康保险小课堂:警惕不良校园贷陷阱,拒绝“青春债”

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2015年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乎占一半。只要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随着大学生们的消费需求高涨,一些不良校园贷趁虚而入,如果不注意辨别很容易上当受骗。

近几年,一些不法机构改头换面,有的打着“培训贷”“创业贷”“求职贷”“毕业贷”等旗号,采取更为隐蔽的营销手段,继续向在校大学生违规放贷;有的则披上分期购物商城或者贷款超市等“马甲”作掩护,其本质仍是不良“校园贷”陷阱。

不良校园贷通过宣传利息低、贷款门槛低等,或弱化还款难度、贷款利息等迷惑学生,降低学生警惕性,诱骗学生贷款,利用身份证或者学生证签订金额虚高的贷款合同或者“阴阳合同”,有些除了合同,还会额外要求打欠条等;然后制造银行流水,通常把贷款金额转入学生的银行卡,但会派人陪同学生去银行全部取出,然后再要求学生退一部分金额,这样就形成了银行流水与借款合同一致的证据”;然后单方面制造违约、恶意追债......

这些不良校园贷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如果借款的学生无法偿还贷款,借贷公司或是主动为其介绍另一家借贷公司,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使学生们的债务越滚越大;或是采用电话恐吓、围堵拦截等方式暴力催债。

成长的脚步,不能被“青春债”绊倒。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虚荣不攀比,学习金融贷款知识,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各种“低利息”贷款平台,高度警惕不良校园贷的陷阱。如果不幸遭遇了不良校园贷,及时求助家长和老师,不要“以贷养贷”,更不要采取极端解决方式。(江苏分公司)

相关知识

和谐健康保险小课堂: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警惕“代理退保”陷阱
和谐健康小课堂:“新市民”金融消费风险提示
大学生警惕这四类诈骗陷阱
警惕早恋陷阱!教你让爱情成长得更健康
理性消费远离“美容贷”陷阱
消费贷款陷阱,专坑大学生?
警惕!这些消费陷阱正在悄悄掏空你的家庭钱包
中国消费者协会、共青团中央消费警示:树立健康消费观 远离不良“校园贷”
高校学生集体整容 警惕这些整容陷阱
【小蓝中康】警惕!“保健品”诈骗盯上老年人

网址: 和谐健康保险小课堂:警惕不良校园贷陷阱,拒绝“青春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8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