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做好大暑养生,关键在“防暑、祛湿、护阳”,为此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建议。
专家建议,大暑至,要注意防暑降温,科学补水。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戴帽子、打遮阳伞,穿透气浅色衣物,避免长时间暴晒。及时补水是关键,建议多喝温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口渴了才喝。也可适当喝些绿豆汤、酸梅汤等清热饮品,但要避免贪凉喝冰饮,以免刺激肠胃。
要调理饮食,清淡祛湿。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丝瓜、苦瓜、绿豆、薏米等,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夏季肠胃功能较弱,避免过量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腹泻、腹痛等不适。可适当吃些健脾的食材,如山药、莲子、芡实等,帮助增强脾胃功能,应对暑湿对身体的影响。
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大暑昼长夜短,建议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可适当午休(15-30分钟为宜),帮助恢复体力,避免午后犯困影响工作效率。避免过度劳累,高温天气下人体能量消耗大,过度运动或工作易导致中暑,运动最好选择早晚较凉爽时,且强度不宜过大。
防范湿邪,护住阳气。夏季多雨潮湿,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潮,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以免湿邪入侵。出汗后及时擦干,不要直接吹空调或风扇,防止寒气入体。中医认为“夏季养阳”,即使天热也不要过度贪凉,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左右,睡觉时盖好腹部,避免受凉。
关注不适,及时应对。若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中暑先兆,要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喝些淡盐水,情况严重时需及时就医。高温天气易心烦气躁,可通过听舒缓音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心静自然凉”也是大暑养生的重要一环。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刘菊
编辑:刘奕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大暑节气健康科普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为您科普新冠肺炎疫苗小常识
江苏省疾控局联合江苏省气象局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省医院体检中心】
最新!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风险提示↘
黑龙江省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发展健康养生游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卫生健康行政确认裁量基准》《黑龙江省卫生健康行政给付裁量基准》《黑龙江省卫生健康行政强制裁量基准》《黑龙江省卫生健康行政检查裁量基准》的通知 (黑卫法规规发〔2024〕3号)
黑龙江龙江健康码
防伪造 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行IC卡健康证
网址: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大暑节气健康科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8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