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够科普】国际护胃日:为何胃肠道是人体“第二大脑”?

【够科普】国际护胃日:为何胃肠道是人体“第二大脑”?

央视网消息(记者 潘聪 赵延灵,制作 吕媛媛):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好多人在健康饮食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为胃病的形成创造了可乘之机。本期《够科普》就胃病的相关话题,央视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李景南副主任,来看看他怎么说。

央视网记者: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幽门螺杆菌感染不需要治疗,因为即便治好了,也会存在再次被感染的风险?

李景南: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是越来越高。在北京地区调查发现有42%左右的人被感染。尤其年轻人觉得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症状,不一定非要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和胃病密切相关的,如果你符合根除的指征,不管是否有症状,一定要根除。另外一个方面,根除以后它的复发率并不高。据相关文献报道,根除后复发率在1%—2%左右,根除以后它的复发概率是很少的。根除以后还是希望你从生活习惯改变做起。

央视网记者:胃病和心理有没有关系?

李景南: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肯定是有关系的。大家都说胃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它受情绪影响非常明显,有很多的朋友说,一生气就胃疼。你在生气的时候胃疼,你胃里并没有溃疡,也没有胃炎,也没有吃辛辣食物,说明情绪会明显引起胃感觉的异常。另外一方面,年轻人的胃病为什么越来越多?就是工作压力特别大,紧张、焦虑。工作忙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吃东西或者一边开会一边吃东西,这种情况对胃肠道刺激也非常大。胃肠道的疾病,一方面和饮食有关系,另一方面它受情绪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实消化系统是受情绪影响非常明显的一个器官,所以我们又称它为人的第二大脑。

央视网记者:吸烟会不会伤胃呢?

李景南:我国的烟民很多,大家都知道肺癌和吸烟的关系非常明显,但是烟对胃肠道黏膜也有损伤。你在吸烟的过程中一部分物质会随着吞咽进到胃里。胃对胃酸的耐受很好,但它对尼古丁的耐受是非常弱的。同时,吸烟还会造成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而炎症因子释放同样会损伤胃黏膜。禁烟不仅可以保护好你的肺,还可以保护好你的胃。

央视网记者:胃病会遗传吗?

李景南: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概念,什么叫遗传病?遗传病就是基因的改变,基因的改变会从父辈传到子辈,这种情况叫遗传病。真正的遗传病是很少见的。我们大众科普所说的“会遗传吗”,就是说父母有胃病的情况下,儿女得胃病的概率大,它并不是说遗传病。

央视网记者:胃疼不是大毛病,在家吃点药忍一忍就能过去了,这种说法对吗?

李景南:大家都知道,胃疼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过很多次。很多人认为胃疼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但是很多的疾病,不管是慢性病还是急性病,它的首发症状都会出现胃疼。

要有明确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胃疼,由于饮食习惯或者刺激或者情绪导致的胃疼,你确实可以自己用点药,症状好了,你就不用到医院去看病。但是如果这个疼痛是持续发作或者是逐渐加重的,那一定要到医院去看病。其实这种小的或常见的症状,可能90%都是由于饮食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一过性的,但是还有10%可能会隐藏着比较重的疾病。

央视网记者:爱美女士为了减肥,“过午不食”这种说法科学吗?

李景南:这种情况是非常不科学的。美女同志们现在为了减肥,控制自己“过午不食”或者一天都不吃饭,其实真正健康的身材应该靠运动。

我们不主张“过午不食”的情况,控制饮食没问题,你可以少吃,但三餐还是要保证,你吃量少一点,不用吃太饱,这种情况是一个规律饮食,食量减少是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编辑:赵延灵

相关知识

胃肠道,人体第二大脑
世界肠道健康日:关爱肠胃,从了解“第二大脑”开始
国际护胃日
国际护胃日|年轻人的“脆皮胃”还有救吗?
国际护胃日:呵护健康肠胃,远离肠胃问题困扰!
【国际护胃日】如何保护胃健康?
国际护胃日|预防胃病,守“胃”健康
国际护胃日|超9成人存在胃健康问题 ,80、90后胃病高发
从“肠”计议,守护“第二大脑”(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国际护胃日 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胃健康?

网址: 【够科普】国际护胃日:为何胃肠道是人体“第二大脑”?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8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