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澳专家学者新发现 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治疗提供新方向

中澳专家学者新发现 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治疗提供新方向

中新网上海3月22日电 (陈静 顾卓敏)记者22日获悉,中国和澳大利亚专家学者携手获得的一项研究成果率先证实TCVs(穿皮质血管)生成能促进骨愈合。这为治疗临床骨血供不足类疾病,比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下段胫腓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据悉,穿皮质血管(transcortical vessels, TCVs)是在骨皮质内连接骨髓和骨外膜之间毛细血管。TCVs提供了高效的骨内外的血液运输,并参与免疫细胞的运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高俊杰课题组联合西澳大利亚大学郑铭豪教授在最新一期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穿骨皮质血管生成的新机制:骨细胞通过线粒体转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

以往的研究认为,骨细胞是静止细胞。近年来张长青、高俊杰课题组针对骨细胞及其线粒体展开多项研究。张长青告诉记者,作为细胞代谢和组织存活的重要动力源,线粒体经常发生形态、成分和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同时,线粒体在应对各种压力和能量需求时,常发生位置变化,即:线粒体转移。

张长青、高俊杰课题组研究发现:骨细胞线粒体转移可以调节骨细胞网络的代谢能量平衡、控制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对骨稳态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还发现,骨细胞线粒体能够提高内皮细胞成血管能力。

据悉,中澳专家学者的研究为骨内血管发育研究以及心血管稳态与重构的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完)

相关知识

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原理是怎样的
老人股骨头坏死能治疗吗
银质针联合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66例
股骨头坏死应该如何治疗
他让死骨重生:建治疗股骨头坏死关键技术,写入国际治疗指南
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详解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福音
股骨头坏死肌肉会萎缩吗?
肥胖更易致股骨头坏死 可试五联同步疗法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或其胞外囊泡在制备减缓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药物中的应用

网址: 中澳专家学者新发现 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治疗提供新方向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9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