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这是我国首部针对肥胖多学科诊疗的权威指南。面对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如何才能更科学地减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指南给出的答案。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首部针对肥胖症的多学科诊疗指南,强调科学诊疗。这份指南揭示了我国人群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肥胖症患病率在35至39岁达到峰值、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存在地域差异等。此外,还提供了判断自己是否肥胖的方法,包括使用体质指数和腰围等指标进行评估。
我国肥胖症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呈现出令人担忧的趋势。以男性和35至39岁人群为高发,存在显著地域差异。成年人中,肥胖症的患病率高达16.4%,而6至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也分别达到11.1%和7.9%。同时,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也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减肥呢?这份指南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指南》为我们明确了肥胖症的治疗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肥胖症的危害,以及科学减肥的重要性。指南提出肥胖症的治疗原则,强调科学减肥的重要性,并提供个性化减肥方案。
指南还提供了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减肥方案,帮助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减肥方案,使减重更符合个体需求。
肥胖症治疗的核心理念在于减少体内过度蓄积的脂肪,并相应降低与肥胖症相关的多种疾病风险。减重目标依据个人情况分层设定。对于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通常建议他们在3至6个月内至少减轻体重的5%至15%,并保持这一成果;而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则可考虑设定更为激进的减重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肥胖症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其干预治疗方法也相应地丰富,涵盖了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强调身体健康风险评估和多学科协作。
临床营养治疗包括营养筛查及评估、干预、监测以及营养教育与管理四个步骤。医学减重膳食则是针对肥胖症患者的特殊膳食需求而设计的,通过调整营养素的比例来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和减重需求,常见的方式有限能量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模式以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
医学减重膳食的制定需根据每位肥胖症患者的代谢状态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在临床营养(医)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监测,为患者量身定制合适的膳食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体重的反复波动可能对寿命产生不良影响,这是目前临床研究所揭示的现象。为了更有效地诊治肥胖患者,未来有望在一些大型医院设立体重管理中心,采用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支持。
相关知识
科学减肥新时代:详细解读《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减重与代谢手术治疗部分解读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重磅发布!细化肥胖分级,创新提出“多学科诊疗路径图”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在京发布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科学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2024肥胖症诊疗指南亮点内容解读课件.pptx
网址: 科学减肥新时代:详细解读《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0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