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来自内蒙古的33岁小伙宇宙(化名)以718.8斤的体重刷新了"中国第一胖"纪录,更在55天内减重230斤,创下医学减重史上的惊人案例。这场与生命的赛跑,不仅展现了现代医疗技术的突破,更传递出直面困境的坚韧力量。
718.8斤:被压垮的"第一胖"纪录
2024年11月,当宇宙被母亲用货车从鄂尔多斯运抵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时,他臃肿的身躯已占满整节车厢。医护人员用两张特制病床拼接加固,才勉强容纳这位身高1.86米、体重达359.4公斤(718.8斤)的"巨无霸"患者。此前的"中国第一胖"纪录保持者体重约为668斤,而宇宙的体重已超出整整50斤。
肥胖带来的压迫几乎让他窒息:脂肪堆积如山,挤压心肺功能,连平躺都成了奢望。医生紧急为他搭建"人体沙发"——用重力调整体位,让腹部脂肪下移以缓解呼吸压迫。入院时,他的血氧饱和度不足80%,生命岌岌可危。
55天减230斤:医学团队创造"不可能"
面对这一医学难题,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启动多学科联合作战:
营养师定制代餐:每日精准计算热量摄入,通过高蛋白、低升糖代餐粉控制食欲,同时避免营养不良。卧床锻炼计划:运动康复师设计平躺状态下的肢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逐步提升体能。心理干预:曾因肥胖抑郁自闭的宇宙,在医护鼓励下重拾信心,成为病区最配合的患者。减重速度惊人:入院第18天减重130斤,第48天腰围从210cm缩至188cm,体重降至510斤。55天后,他以489斤的体重成功接受胃切除手术——医生使用特制55cm超长腹腔镜器械(常规器械仅36cm),切除70%的胃容量。
科学减重的"安全红线"
尽管宇宙日均减重约4.2斤,远超常规推荐的每周1-2斤速度,但医疗团队全程护航:
实时监测:每天检测血氧、肝肾功能,防止代谢紊乱。手术创新:定制器械避免脂肪过厚导致的手术视野受限。后续管理:术后9天出院时,宇宙已能自主行走,如今体重降至400斤以下,仍在坚持运动与饮食管理。专家强调,极端肥胖患者的快速减重需在医学监督下进行,普通人群切勿盲目尝试。健康减重应遵循"控热量、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原则,避免脂肪快速分解引发的肝损伤或肌肉流失。
从"绝望"到"新生":一场与自我的博弈
宇宙的减肥之路,是一场与肥胖、抑郁和死亡的抗争。他曾因体重自卑离家5年,拒绝与母亲视频;如今却在病房里主动要求加练,只因羡慕医生"有肌肉"。术后他笑着展示腰围变化:"以前买裤子要定制,现在终于能穿正常尺码了。"
医学突破背后的社会警示
宇宙的故事撕开了肥胖危机的冰山一角。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成年居民超重率超50%,肥胖率超20%。专家呼吁:
早期干预:BMI≥28即需就医评估,避免陷入"越胖越难减"的恶性循环。心理关怀:肥胖常伴发抑郁焦虑,需同步心理干预。科学减重:警惕极端节食或过量运动,代谢手术需严格筛选适应症。结语:宇宙的"重生",是医学与毅力共同书写的奇迹。当他在病房里第一次独立坐起时,窗外的阳光正穿透玻璃,照亮这张曾被脂肪掩埋的年轻脸庞。这场战斗尚未结束,但正如他说的:"只要还能动,就要向更好的自己靠近。" 或许,每个人都能从这份坚持中,找到直面人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