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为何被“叫停”?医院的疯狂与疗效的未知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为何被“叫停”?医院的疯狂与疗效的未知

蜂拥而上的医疗机构

连医美整形医院都在做这个手术

LVA手术并非横空出世的新发明。它本身是一项成熟的技术,长期用于治疗淋巴水肿。而其进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视野,如今看来似乎有些“误打误撞”:2018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前主任、现杭州求是医院院长谢庆平在为患有淋巴水肿的阿尔茨海默病人实施LVA手术后,意外发现其认知症状似乎有所改善。

这个“意外发现”点燃了绝望中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和部分医疗机构的热情。尤其是2024年以来,LVA手术在国内呈现“野蛮生长”态势。数据显示,截止到被国家卫健委叫停前,全国已有超过100家医院开展了LVA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总手术例数达到四位数。

济南一家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对此现象直言不讳:“(一些医院)开展这个手术就是一窝蜂涌上去,根本没有切实的理论支持,国家给停了也是在情理之中。”在他看来,这种蜂拥而上、缺乏严谨科学态度和长期观察的做法是“不合适的”、“不允许的”。

然而现实中,记者注意到,一些医院甚至将这种手术包装为“革命性新技术”大力推广,举办线下推介会,宣称“已在临床常规有序开展”,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和改善”。有的宣传中甚至还出现了“100%有效”等绝对化表述。

其实,今年5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四科主任秦时强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坦言,LVA手术还达不到大力推广的程度。

虽然LVA本身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它属于超显微外科手术,需要在40倍以上的显微镜下操作,吻合的淋巴管最细直径仅0.2毫米,技术难度极高。而部分医院和医生因缺乏高倍显微镜或做精细吻合术的能力,擅自将手术方案从吻合纤细的淋巴管改为吻合体积大得多的淋巴结(如黄豆粒大小),将淋巴结剖开缝在血管上。秦时强无奈地说:“有些医院也不验证(患者的淋巴液是否流通),在这种非常草率的情况下,就开展手术了。”

“这么一个不成熟的手术(指应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很多医院根本不具备手术条件,却急着开展这个手术,当噱头,这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在秦时强看来,医院开展这个手术时,首先应该以一个临床试验的心态来看待,而不是追热点一拥而上,“现在有好多整形医院,包括医美机构都在做这手术,我觉得国家肯定会管这个事的。”

“叫停”并非全盘否定

未来可在指导下开展科学、规范、不收费的手术临床研究

秦时强当时肯定没想到,仅仅两个月后,他的这个预言会一语成谶。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

国家卫健委在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技术应用于AD治疗尚缺乏相关临床前研究的直接证据,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和卫生经济学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叫停”并非全盘否定。记者注意到,通知还指出,可在“具备充分相关临床前研究证据后”,由地方卫健部门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加强临床研究设计”、“经过伦理委员会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科学、规范”地开展临床研究。这意味着,严谨、合规的科学研究仍被允许,但必须遵循严格的科学伦理规范,且不能向受试者收取费用。

这为未来可能的科学探索指明了方向。

相关知识

国家卫健委: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又一新靶点被发现,未来将有全新治疗策略
当一群青年艺术家呼呼关注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心理疏导
记忆减退不等于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医“针”能行!丨健康总动员
粪菌移植驱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行为和认知变化
脑萎缩=老年痴呆?聊聊阿尔茨海默病的那些事|健康冷知识

网址: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为何被“叫停”?医院的疯狂与疗效的未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1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