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失眠也是一种病,记住这些方法,改善失眠,安全不伤身

失眠也是一种病,记住这些方法,改善失眠,安全不伤身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凌晨三点还盯着天花板发呆,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白天上班提不起劲,脑袋像灌了铅,靠咖啡硬撑着;周末补觉想“弥补损失”,结果晚上更睡不着。有人说这是“作息乱”,有人说是“心事多”,可问题是——为什么越想睡,越睡不着?

很多人把失眠当成小毛病,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但事实是,失眠不光是睡不着,它是一种病,而且会拖垮整个身体

长期失眠可能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抑郁、免疫力下降,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如果你发现自己晚上入睡困难、睡眠浅、醒得早,白天注意力下降、情绪烦躁,请不要再忽视它。

一位50岁出头的女性患者,原本身体健康,近两年却逐渐变得“敏感多梦”。晚上11点前怎么都睡不着,凌晨四五点就醒,还总觉得心慌。她以为是“更年期正常反应”,直到一次体检发现血压升高、心率异常,才意识到问题严重。而罪魁祸首,正是被她忽略的“失眠”。

失眠不是“熬夜”的代名词,也不是“想多了”的结果,而是一个需要正视的慢性问题。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睡眠质量白皮书》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超过38%,其中40岁以上人群尤为明显。尤其在节奏快、压力大的当下,失眠已悄然成为“全民困扰”。但很多人对失眠仍有三大误区,需要及时纠正。

第一,误以为失眠是意志力不够。

不少人自责“是不是我太矫情”“别人都能睡我怎么不行”。失眠往往和神经功能紊乱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疾病有关,不是靠“咬牙坚持”就能解决的。越强迫自己入睡,越容易形成心理焦虑,进而加重失眠。

第二,误以为失眠只能靠安眠药。

门诊中常见一些中老年患者,每天靠着“半片药”才能入眠,担心停药后“彻夜难眠”。但长期依赖药物会形成耐受甚至依赖性,而且并不能解决失眠的根源。正确的方法是:医生指导下短期用药+非药物干预,逐步建立正常睡眠节律。

第三,误以为“补觉”可以弥补失眠。

“昨晚没睡好,今天多睡两个小时补回来。”这个思路看似合理,实则是恶性循环。白天补觉过多会打乱生物钟,导致晚上更难入睡。长期如此,昼夜节律紊乱,失眠问题会愈演愈烈。

理解失眠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医学研究表明,睡眠是大脑的“清洁工”和身体的“修复工”,每晚优质睡眠可以清除β-淀粉样蛋白,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而失眠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情绪、饮食、环境、疾病等多重因素。比如焦虑抑郁、晚餐过饱、卧室光线太强、睡前看手机、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等,都是促发失眠的“隐形杀手”

与其一味关注“怎么睡”,不如从根源上找答案。以下这些方法,基于专业医学建议与临床经验,安全、无依赖,适合长期坚持

建立规律作息是基础。

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和入睡,哪怕前晚没睡好,也尽量按时起床,不赖床、不补觉。这样可以“重置”生物钟,让身体逐渐形成睡眠条件反射。这就像每天给身体“预约”一个安静时间,久而久之,自然容易入睡。

白天适度活动,晚上自然困倦。

很多失眠者白天活动少,晚上精神反而亢奋。每天30分钟的户外步行、慢跑或太极,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褪黑素分泌。但要注意:剧烈运动不宜安排在睡前两小时内,以免造成兴奋。

饮食也很关键。

晚餐要清淡,不宜过饱或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睡前三小时内尽量避免进食,减少胃肠负担,有助于身体进入“休息模式”。适量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核桃,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是治失眠的“软实力”。

卧室温度宜保持在20℃左右,光线柔和,床垫舒适。重要的一点是:睡前一小时尽量不看手机、电视或电脑屏幕,避免蓝光抑制褪黑素释放。可以尝试使用助眠灯、香薰或轻音乐,帮助身体“放松下来”。

情绪管理,是失眠干预的“硬功夫”。

很多人“躺下就开始想事情”,越想越清醒。建议晚上用纸笔写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把“计划”从脑中转移到纸上,给自己一个“清空大脑”的机会。同时可以尝试冥想、腹式呼吸、渐进式放松训练,让身体和情绪同步降温

如果这些方法坚持两周后仍无改善,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或其他慢性病因素。

在门诊中,我们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i)调整患者的睡眠模式。这种方式不靠药物,而是通过认知重塑与行为训练,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被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列为治疗慢性失眠的首选方法

失眠不是“忍一忍就好了”的小问题,它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从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角度来说,最好的治疗不是“吃药快睡”,而是帮助你找回对睡眠的掌控感。只有当你不再焦虑、不再纠结,失眠才会慢慢“退出你的生活”。

你是否也有这种睡眠困扰?是否也曾因为“怕失眠”而更加睡不着?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失眠有新的理解,也希望你能把它分享给身边同样被失眠困扰的朋友,一起走出“越睡越累”的怪圈,迎来真正的好梦连连。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2023)[R].2023.

[2]国家卫生健康委.失眠障碍诊疗指南(试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3]王凯,刘俊.慢性失眠的非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4,27(4):25-29.

相关知识

一些改善失眠的小方法
长期失眠,当心这4种疾病“盯”上你!改善睡眠5个方法或有用
不是只有安眠药才能治失眠试试这5种方法能有效缓解失眠
孕妇失眠多梦?12种方法有效改善孕妇失眠
改善失眠有哪些方法
长期失眠该怎么办?有什么改善失眠的方法?
这些食物都是天然“安眠药”,睡前吃一点治失眠,安全不伤身!
失眠了该怎么办 中医改善失眠的方法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改善失眠的方法
有什么方法改善失眠

网址: 失眠也是一种病,记住这些方法,改善失眠,安全不伤身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1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