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优立塑最牛的减肥仪器!优立塑v3 v4

优立塑最牛的减肥仪器!优立塑v3 v4

优立塑是一种全新超音波碎脂技术,运用特殊的聚焦式超音波,从皮肤表层将高能量、低频率的超音波波传导到皮下脂肪层(约1.5公分),精准的瞄准并震碎脂肪细胞,一次療程就能減少300毫升脂肪,并且经由身体自然代谢,所以术后效果能持续更久,脂肪确实凋亡并且不易复胖。

优立塑|背景

2016最TOP「塑身新科技」

「非侵入式专利减脂科技 更有效 更安全!

资 历 | EXPERIENCE

走遍全球超过50个国家,超过20万个治疗案例。

配 备 | SUPPLIES

3D实时动态影像科技精准扫瞄脂肪位置,聚焦式超音波系统溶化震碎脂肪。震碎脂肪细胞膜搭配电波拉皮及真空负压吸脂,溶化震碎脂肪&肌肤紧致一次完成。

指 数 | COUNT

由一项超过550个临床案例的研究报告指出,连续三次疗程(一个半月内),治疗部位平均能减少约5公分尺寸。

部 位 | PARTS

BMI值于25~30之间,体重在“标准”至“中等肥胖”的男女,主打腹部、两侧腰部(腰间赘肉)以及大腿的脂肪。

优 势 | ADVANTAGE

1、安全,不需针剂或麻醉药品,非侵入式,无痛伤口,不会伤害周边的血管与组织,不会造成任何伤口、红肿、烫伤或是操作的后不适感。

2、方便,无恢复期,操作后多喝水,维持正常饮食生活,不需任何后续的照护。

3、先进,3D自动追踪动态影像系统,塑身时能看到实时的动态影像,更加放心。

4、有效,专利聚焦震波科技,从皮肤表层将高能量、低频率的震波传导到皮下脂肪层(约1.5公分),能量不会分散,精准瞄准震碎脂肪细胞,并经由身体自然代谢。

优立塑|原理

「打破反弹宿命6周轻松穿上XS码

「不用抽脂手术,不用动刀的体外震波塑身减脂疗程」

2001年「获欧盟CE认证」& 2005年「获美国FDA审批」

★ 什么是UltraShapeV3优立塑

2015年引进中国的UltraShapeV3-优立塑无创减脂技术,是在欧美已经发展成熟的一项塑身体雕疗程,是目前美容界热门榜首的一种非侵入式超声波标靶减脂系统。疗程采用革命性的【VDFFocused Ultrasoud式超声波技术3D脂肪定位可视追踪系统,精确瞄准治疗部位的深层脂肪细胞,永久震碎,减少脂肪细胞又同时紧致肌肤,不会伤害周围血管、神经及结缔组织,无修复期无副作用不反弹的非手术无创减脂疗程

优立塑和其他减肥法有何不同?

① 非侵入式,更安全

优立塑通过高强度聚焦型超声波产生热量,消融脂肪,不需手术,十分安全。

② 直接减脂,不反弹

优立塑能够永久性的燃烧皮下脂肪,直接减少脂肪数量,不反弹。

③ 增生胶原,更紧致

优立塑在分解脂肪的同时,刺激胶原蛋白新生,填补皮下脂肪空位,使治疗后的皮肤平整光滑,富有弹性。

④ 无恢复期,更轻松

优立塑不注射、不手术,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做完即走。

优立塑多久做一次?

需要多长时间?有没有效果?

比较肥胖的顾客:按照疗程来做,每隔两个星期做一次。比较小巧的身 材:只需做一次,即可缩小局部尺寸2--6公分。

临床测试结果表明,高达91.3%的消费者在接受治疗后,腹部平坦度明显改善,腰围平均小2寸。体型变得更为纤瘦,腰部曲线也恢复玲珑,而这些仅需1个小时的治疗。

优立塑也就是超声聚焦减肥仪,以非侵入式的第三代科技3D定位瞄准皮下组织,精准击碎脂肪细胞,由外向内破坏体内皮下脂肪组织,轻松帮您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优立塑减肥一次治疗,可以直接减少脂肪细胞数量,不需传统抽脂手术,有效改善腰腹部、臀下、大腿外侧的脂肪,让您轻松拥有迷人苗条的身材。

① 岂今为止全球唯一最尖端最科技3D耙向超音波脂肪细胞溶解科技(取得美国FDA,欧盟葯检认证)。

②肥胖是疾病也是万病之源,传统减肥是减水份体重不能减脂易反弹,有效的大健康刚需。

③专业线市场十年来都以面部为主,身体塑型溶脂一直是难关,效果不佳,优立塑用效果做市场。

④要塑无“脂”境的女人很多,想精雕塑型的也多,想美想健康的女人更多,顾客非常多。

⑤要塑无“脂”境的女人很多,想精雕塑型的也多,想美想健康的女人更多,顾客非常多。

本文由爱丽美容仪器厂家原创! 电话:1339727573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V4优立塑甩脂爆脂仪瘦身减肥仪美容仪器家用热立塑碎脂塑型减肥仪
优立塑塑形美容仪器设备
减肥仪器太空舱汗蒸优立塑shapebox
【以色列进口优立塑减脂塑形仪器高能聚焦超声波进口优立塑】价格
新一代优立塑减肥仪器厂家价格一般多少?
优立塑
河北唐山优立塑美容仪器 减肥、瘦身、塑形 美容仪器
热立塑减肥 仪器 瘦腿效果
塑形溶脂仪器 立式贴片减肥仪
塑身减肥仪器生产厂家 塑身减肥仪器价格多少钱一台

网址: 优立塑最牛的减肥仪器!优立塑v3 v4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