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被质疑“智商税”、营销噱头……健康食品如何破解争议?

被质疑“智商税”、营销噱头……健康食品如何破解争议?

四川在线记者 郑茂瑜 图片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提供

陈皮参芪水、炒薏苡仁、松茸面、玉米胚芽油、刺梨电解质饮料、芝麻糕……6月6日—6月8日,以“战略升维,功能制胜”为主题的2025中国特种食品产业大会在成都天府农博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款产品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展出的产品形态不同,但许多都打着“健康”牌。

中研普华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健康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2025年将达到1.45万亿元。其中,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约4200亿元,有机食品及其他健康食品规模约800亿元。

然而,繁荣背后,这些食品是“智商税”、营销噱头、夸大功能的质疑声始终如影随形。健康食品如何为自己正名,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不得不回答的命题。


现状:需求增长迅速,市场乱象滋生

解决了吃得饱、吃得好后,吃得健康、满足细分群体不同的饮食需求,成为食品行业转型升级方向,这是与会专家的普遍共识。尤其是近年来,消费者对药食同源物质兼具营养和药用价值的认识提升,需求增长迅速,健康食品更易赢得市场青睐。

“传统中医倡导的药食同源养生理念深入人心,并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饮食需求吻合,这让药食同源物质在健康产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金征宇以山药、山楂、枸杞、菊花、绿豆等食材举例,多数药食同源物质已被多数消费者接受。


截至目前,中国健康食品行业已形成涵盖功能性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有机食品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完整产业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食品是一个概念并非具体产品,通常指的是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营养、有助于维持或促进健康的食品。目前,产品的定义、法律地位以及市场定位尚未明确,导致行业发展目标不明、路径不通。

快速扩张的市场也滋生不少乱象。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夸大产品功效,以“吃1个月减掉20斤”“三天降血糖”“吃一粒等于运动三小时”等违背科学常识的广告语进行宣传,甚至有企业在原料选择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产品质量无法保障。这些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让健康食品屡屡遭遇“智商税”的质疑。


记者在现场发现一款产自山东的饮用水,包装上印有“长效留护氢分子、天然山泉水”等字样,一袋330ml装,零售价65元。这类产品会有市场吗?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他们表示,“这款产品定价是市面上同等规格的普通饮用水的30多倍,不知道喝了有什么好处?”“不知道值不值这个价?真的值可能会买单。”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诉求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更准确、更明了的信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主任方海琴认为,准确向消费者传递健康信息、营养成分,打破认知误区和认知模糊,健康食品产业才能更好发展。

支招:以科学数据支撑产品功效,解决规范化标准化问题

“随便加一点药食同源物质就称自己的产品为‘药食同源食品’,只会让行业门槛降低,对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中国中药协会药食同源物质评价与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敏认为,如果产品原料中既有党参又有黄芪,功效介绍中只能说黄芪有什么功效、党参有什么功效,而不能说这个产品就具备了黄芪和党参的功效,产品的功效介绍必须要有科学依据。

陈敏以近年来走红的某品牌猴姑米稀为例进一步解释,这款产品对改善脾气虚型胃肠疾病患者胃肠功能症状功用评价,是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试验等临床数据验证,并由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江西中医药大学出具权威研究报告,为健康食品尤其是功能性食品行业破解“智商税”争议提供了标杆性范本。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看来,健康食品的功能宣称应当阐明健康效益及其作用机理。他呼吁,食品行业产学研用要紧密合作,深入研究食品原料功效与人体作用机制,以科学数据支撑产品功效。

“健康食品产业要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还必须解决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主管部门要尽快完善健康食品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产品定义、功效宣称规范等;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违规生产等行为;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企业进行公示和惩戒,提高违规成本。

与此同时,真实透明的宣传也是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关键。专家建议,应通过发布临床试验报告、第三方检测数据等权威信息,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功效;利用社交媒体、专家直播科普等持续创新表达形式,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认识。

相关知识

被质疑“智商税”、营销噱头……健康食品如何破解争议?
健康税变智商税?万益蓝再被质疑虚假宣传,产品不良反应频发! 文
健康税变智商税?万益蓝再被质疑虚假宣传,产品不良反应频发!
告别噱头 健康食品行业从营销狂欢迈向品质深耕
营养食疗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取决于你的选择
都是智商税?别被骗了,这些所谓的“健康食品”,真不能多吃!
量子保健产品?抗衰功能食品?小心被收“智商税”!
问题减肥产品热销,消费者还要交多少智商税
被吹上天的4种保健品,保命不太行,坑钱第一名!别再交智商税了
美容仪=智商税?一个考验智商的问题

网址: 被质疑“智商税”、营销噱头……健康食品如何破解争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