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水中富含一些重要物质,比如钠(Na)、钾(K)、钙(Ca)、镁(Mg)、氯(Cl)等等,这类溶解在水里的物质称为电解质。
正常情况下这些电解质成分都是稳定的,保持着平衡的状态,这是保证人体内各个部位、组织、器官、细胞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生命基础。
当出现饮食摄入不足、呕吐、腹泻、某些遗传性疾病、内科疾病、外科创伤或手术等状态时,体内的部分电解质出现升高或降低,不再处在正常范围内,这就是电解质代谢紊乱(electrolyte disorders),也称电解质紊乱,或电解质失衡。
部分电解质紊乱可以自行恢复
电解质紊乱是否能自行恢复,主要是看导致电解质紊乱的病因是否能够自行恢复,以及电解质紊乱的严重程度。
比如急性胃肠炎,部分情况下可以自愈,那么急性胃肠炎引发的电解质紊乱随着急性胃肠炎的康复,电解质紊乱一般也能随之自愈。
如果电解质紊乱是因为某些内分泌疾病或是慢性疾病所导致的,那么如果这些疾病不积极治疗的话,电解质紊乱可能也无法恢复。另外,较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也是难以自行恢复,需要治疗的,必要时需住院治疗。
对因治疗,必要时「多退少补」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主要是要针对导致电解质紊乱的病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紊乱的问题。
如果暂时不能查找到原因,或是病情危重,或是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也可以先采取「多退少补」的原则,比如出现高钙的时候先采取必要的措施把钙降下来,出现低钾的时候先采取措施把钾补上去等。
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因具体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各有不同。
低钠血症
急性低钠早期最早的表现常为恶心、不适,严重的可进一步表现为头痛、嗜睡、意识模糊,最终可出现癫痫发作、昏迷和呼吸停止等。
慢性低钠可表现为乏力、恶心、头晕、呕吐、走路不稳、意识模糊、嗜睡、肌肉痛性痉挛等。
高钠血症
急性高钠早期可表现为嗜睡、乏力、软弱无力、烦躁、易激惹(容易烦躁、生气等),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颤动、抽搐、癫痫样发作和昏迷等。
慢性高钠(指高钠血症持续超过 1 天)的表现和急性高钠比较而言,表现轻一些、不太明显些。
低钾血症
低钾表现的严重程度与钾降低的程度和速度是明显相关的。可以表现为肌无力,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步发展到躯干和上肢,严重的可出现麻痹、肌肉痛性痉挛等。
之后可能会导致呼吸肌无力甚至衰竭,或者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失,出现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等。
此外,低钾时还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慌等。也可能会影响到肾脏,出现尿多、酸碱紊乱等。低钾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因此可以出现血糖的异常。
高钾血症
早期可能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极度疲乏、肌肉酸痛、肢体苍白和湿冷,其他一些表现可以与引起高钾的病因有关,比如糖尿病没有很好地控制导致的高血钾,常常还会出现高血糖的多尿、多饮的表现。
严重的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心跳缓慢、心跳不齐、烦躁不安、昏厥、神志不清等。
低钙血症
当血钙下降严重或下降速度很快的时候,可能出现手足抽搐、腹痛、支气管哮喘、甚至喉部痉挛、癫痫大发作等,如果处理不当可以致死。
慢性低钙血症的宝宝可感到口唇、鼻部、四肢麻木或刺痛,肌肉颤动,轻叩耳前面部的皮肤可以引起这一侧的口唇、鼻侧以及眼周的肌肉收缩;如果用血压计的袖带绑住胳膊上臂充气,将压力维持到一定程度,三分钟以内可见到这只手的手指向手掌心收紧。
此外,慢性低血钙还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皮屑增多、色素沉着、指甲易碎、指甲横沟、秃发、头发稀疏,另外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感染念珠菌,宝宝还可能出现牙齿发育不全。
长期的低钙血症宝宝可有性格改变、精神错乱、智力障碍、肌无力、运动迟滞、生长发育不良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高钙血症
一般表现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甚至肠梗阻。病情继续发展为头痛、肌无力、抑郁、易激动、步态不稳、语言障碍、听力和视力障碍、木僵(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精神行为异常等神经精神表现。
高血钙可导致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影响到肾脏时,可以出现口渴多饮、多尿、脱水、肾石病,甚至肾衰竭;可以发生高血压和各种心跳紊乱,没有及时治疗可发生致命性心律紊乱。
低镁血症
可能会有神经肌肉方面的表现,包括神经肌肉兴奋性过高(如震颤、手足搐搦、惊厥)、肌无力、情感淡漠、昏迷等;此外在心血管方面,可能会导致心电图异常、心律不规则。
低镁血症常合并有钙、钾等异常,并出现相应的表现。此外低镁与高血压、偏头痛和哮喘有一定的联系。
高镁血症
主要表现为反应低下、不活跃、心跳过缓、恶心呕吐、皮肤血管扩张、尿潴留,病情发展可以出现嗜睡、木僵、精神错乱,再严重的出现肌肉麻痹、肌无力、呼吸抑制、心脏收缩无力、昏迷等。
低磷血症
急性低磷血症会影响氧气与血红蛋白的解离,可以导致脑缺氧,严重的引起横纹肌溶解、溶血、感染、昏迷、甚至死亡,而长期的慢性低磷血症可以导致佝偻病,骨软化症等。
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的表现通常很轻,严重高磷血症的表现因引发高磷的病因不同而不同,如果伴随有低血钙或其他代谢紊乱等情况,可以出现感觉异常、手足抽搐、腹痛、恶心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
遵医嘱,调整饮食结构
不同种类和不同病因引起的电解质紊乱,饮食及生活都有各自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大手术后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低钾、低钠,那么日常要给宝宝合理搭配饮食,给予食物口味感觉好、胃肠道刺激小的食物,以及低脂肪、高蛋白、富含钾的食物,少量多餐,增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术后低钾、低钠的恢复。
比如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导致的低钠,需要限制宝宝每日的饮水量;而脱水导致的高钠,就要尽可能让宝宝多喝水。
因此不同的情况要求不同,可以具体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
电解质紊乱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饮食摄入不足
比如宝宝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进食、吞咽障碍、厌食症等等。
电解质丢失过多
比如宝宝因胃肠道疾病,出现呕吐、腹泻;或因为使用利尿剂、血糖高等导致小便增多;出现发热、急性或慢性感染;中暑、大量出汗;外科手术、创伤、失血、出血过多等。
内分泌疾病
比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旁腺疾病、醛固酮增多症等。
其他因素
包括某些慢性疾病,如肾功能衰竭、肝硬化、心功能衰竭等;或者遗传性疾病,如巴特综合征等。
根据发生紊乱的电解质的情况,可分为: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钙血症、低镁血症、高镁血症、低磷血症、高磷血症等。
根据具体的紊乱情况,又可以分为单纯型(比如只有钠的异常)和混合型(比如同时出现钠、钾等多个电解质的异常)。
根据具体的紊乱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紊乱,对于重度的紊乱可能危及生命;根据紊乱出现的时间,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的紊乱往往症状更为严重。
相关知识
宝宝电解质紊乱几天可以恢复
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原因
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症状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什么症状?
电解质紊乱的症状有哪些
孕妇为啥会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电解质紊乱了怎么办
什么叫电解质紊乱什么症状
网址: 宝宝电解质紊乱症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