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积极老龄观与健康老龄化的新趋势与发展路径

积极老龄观与健康老龄化的新趋势与发展路径

011.积极老龄观与健康老龄化

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3亿大关。确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福祉,更是国家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为应对老龄化挑战,《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提出积极老龄观,旨在推动养老产业创新。最新发布的《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3—2024)》深入剖析了当前养老产业的新动态与新挑战,同时积极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该书从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数字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以及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等多个维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式养老的新理念、新策略和新蓝图,旨在更有效地应对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1.1 ► 养老产业新动态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专家预测,到2035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大关,而在本世纪中叶更是将达到惊人的5亿左右。这一严峻挑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的现实让健康老龄化成为亿万民众的共同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强调,健康老龄化的内涵是不断演进的,它不仅融合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更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实现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3—2024)》应运而生,它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新理念,旨在从生命观的优化、老年健康新内涵等多个维度出发,兼顾“为老”与“备老”的双重需求,为中国式养老提供前瞻性的指引。这一理念的创新与实践,将为推动养老服务的幸福“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1.2 ► 新理念的实施与挑战

如何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其核心在于解决老年人所面临的健康问题,这是我们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洪彪强调,应加速构建养老服务的幸福“网”,使老年人能够通过智慧、经验和劳动来拥抱新生活,从而增强社会的活力、创造力和亲和力,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健康带来的益处。

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发展并健全相关体系呢?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养老资金的来源问题;其次,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明确由谁提供服务以及提供何种类型的服务;最后,还需强化健康支撑体系,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医疗保障、康养服务和医养结合的照顾。

022.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2.1 ► 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

中国养老模式的基本框架是“9073”,即约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而3%则进入机构养老。在当前形势下,满足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日常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一环,需要明确服务来源及类型以健全保障。蓝皮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设立智慧型家庭养老床位、发展老年活动中心以及老年食堂等,以确保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

2.2 ►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累计为近150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并建设了23.5万张家庭养老床位,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例如,北京市正致力于构建集预防、治疗、照护于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江苏省则聚焦于体医养融合的社区慢病老人运动干预新模式,而黑龙江省则打造了中医药康养的发展方案。

2.3 ► 家庭适老化与社区服务

033.应对养老服务挑战

3.1 ► 多样化需求与经济增长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针对老年人不同需求发展新业态,同时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支撑养老产业发展。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指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困难老年人所面临的困境也各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通过创新和优化来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 智享养老与新业态

在养老服务领域,我们需要培育新的业态和模式。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大学“健康中国理论与实证研究”课题组表示,面对老年人日益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必须探索出更多样化的养老新业态。聚焦智能化服务及新兴科技在养老中的应用,促进服务便捷高效。据相关测算,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目前已达到7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35年将激增至30万亿元左右,这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也需要推动“智享养老”的进程。在人工智能时代,养老服务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蓝皮书提出,我们应该特别关注解决养老产品和服务“不适老”的问题,利用“黑科技”来提升老年用品的科技含量,使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3.3 ► 农村养老网络建设

此外,农村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面临诸多挑战。北京大学教授王红漫建议,我们应该为农村老年人编织一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幸福“网”,利用熟人社会优势提供便捷养老服务,支持老龄化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的互助互惠优势,让老年人能够在本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

最后,“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式养老办法强调的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参与。韩启德表示,“尽可能用小投入解决大问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通过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来守护好今天的“夕阳红”,也是善待我们自己的明天。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积极健康老龄化
以健康老龄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健康观察)
老龄化趋势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哪些商机值得关注?
2018第四届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倡导积极健康老龄观
老年健康科技产业联盟上海正式成立 医学优势与科技力量共同探索健康老龄化的新路径
破局老龄化时代 发展长寿经济:中国抗衰老产业的战略路径与民生答卷
推动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3—2024)》发布
积极推进慢病防治,助力健康老龄化
全龄人口积极投身于大健康旅游的趋势正在形成中

网址: 积极老龄观与健康老龄化的新趋势与发展路径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