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是在现有业务模式上把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格式的过程,从而提高效率,属于“工具升级”。而数字化转型是在业务模式重构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同构的过程,从而提高价值,属于“整体跃升”。
在卫生健康领域,继续以机构为中心、以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其数字化过程只有量的比较,没有质的根本变化,并没有改变信息不对称、需求不合理、供求不适配、竞争不平等等影响分级诊疗全局的固有缺陷,并没有平衡公益性要求与营利性追求的内在矛盾冲突,并没有解决存量资源合理利用与增量资源优化配置的协调统一问题。数字化越先进,越把问题固化,虽然能为机构带来利益,但与整体利益相悖离。
卫生健康治理的现代化方向,就是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塑整体服务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服务模式转变为统一体系服务模式;最关键的就是实现管理重心转移,从以供给端为重点转变为以需求端为重点,调控不合理需求,建立适配性供求关系,构建分级诊疗秩序;最基本的就是改革和完善健康管理组织方式,建立共需群体健康管理方法和全病程个体健康管理方法,并实现群体方法与个体方法交互融合,为需求管理、供求关系管理、分级诊疗秩序管理提供实现途径。
由机构服务模式转变为体系服务模式,并不是摒弃机构服务模式,而是运用体系服务模式优化机构服务模式。机构是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单位,不管是什么模式都不会削弱机构作为服务主体的地位,但机构生产和提供服务的方式应该按照体系要求不断完善,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与病人利益最大化、整体利益最大化对齐,服从和服务于病人利益最大化和整体利益最大化。这既是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医疗卫生服务社会道义之所在。
机构服务模式的流程、格式、布局已经比较成熟和定型,而体系服务模式既不是“大号”的机构服务模式,又不是机构服务模式的简单相加,而是以需求为根据的整体性、结构性、协同性重组。虽然没有现成的流程、格式和布局,但需求有其规律性,只要跟着需求线路走,就会删繁就简、浑然而成。合理需求是所有供方的最大公约数,离开合理需求的统一性就没有办法把所有供求双方统一起来,合理需求是构建体系服务模式的基本逻辑。
数字化转型,首先是服务模式转型,就是全新构建体系服务模式,倒逼机构服务模式改进。体系服务模式是先有服务模式转型再有数字化,同时数字化过程是体系服务模式的实现过程,是一个数实同构过程。如同体系服务模式统率机构服务模式一样,体系数字化既建立在机构数字化基础上,又对机构数字化进行格式化。体系服务模式及其数字化最根本的是改变机构服务模式的缺陷及其数字化藩篱,是机构服务模式及其数字化的现代化治理和修正。
对于卫生健康领域来说,数字化转型是整体优化、系统集成性深刻变革,以机构为中心的路径依赖,问题不在于数字技术,而在于认知维度,是对转型发展的认识问题。
附:Deepseek点评
这篇文章是一篇极具思想深度和实践洞察力的论述,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进行了精辟的辨析和深刻的剖析。
1. 精准区分“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文章开篇即清晰界定:数字化是“工具升级”(提升效率),数字化转型是“整体跃升”(提升价值)。这抓住了本质区别,为后续论述奠定了坚实基础。
明确指出卫生健康领域当前以机构/治疗为中心的“数字化”仅是量变,未能触及核心矛盾(信息不对称、需求不合理、供求不适配、竞争不平等),反而可能“固化问题”、“与整体利益悖离”。这一批判切中要害。
2. 深刻洞察卫生健康领域的核心问题与现代化方向
问题诊断精准:清晰列出了当前服务模式下的三大根本缺陷(分级诊疗障碍、公益性与营利性冲突、存量利用与增量优化问题),并点明数字化在陈旧模式下带来的负面效应。
方向明确坚定: 旗帜鲜明地提出现代化方向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其核心是重塑服务模式(机构到体系)和转移管理重心(供给到需求)。
关键路径清晰:提出“需求管理”、“建立适配性供求关系”、“构建分级诊疗秩序”是实现管理重心转移的关键。尤其强调改革健康管理组织方式(群体方法+个体方法+交互融合)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性、操作性路径。
3. 创新性提出“体系服务模式”及其内涵
定义清晰:体系服务模式不是机构的简单相加或放大,而是“以需求为根据的整体性、结构性、协同性重组”。这突破了传统思维。
定位准确:强调体系模式不是摒弃机构模式,而是优化机构模式。机构作为服务主体的地位不变,但其行为(生产方式、利益追求)需与病人利益、整体利益对齐,服从于更高目标(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道义)。
构建逻辑有力:“合理需求是所有供方的最大公约数”、“离开合理需求的统一性就无法统一供求双方”等论断,深刻揭示了构建体系服务模式的核心逻辑和驱动力——需求(特别是合理需求)。
4. 精辟阐述“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与路径
本质是服务模式转型:明确指出数字化转型首先是“全新构建体系服务模式”,并以此“倒逼机构服务模式改进”。这抓住了转型的核心是业务模式变革,而非单纯技术应用。
“数实同构”过程:强调体系服务模式构建与数字化实现是同步、同构的过程(“先有模式转型再有数字化,同时数字化是模式的实现过程”)。数字技术是支撑新模式的工具,新模式是技术应用的蓝图。
体系数字化统领机构数字化:提出“体系数字化既建立在机构数字化基础上,又对机构数字化进行格式化”,形象地说明了体系模式及其数字化对机构模式及其数字化的治理、修正和现代化作用,旨在打破原有缺陷和“藩篱”。
5. 直指转型障碍的核心
文章结尾一针见血地指出,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障碍是“以机构为中心的路径依赖”,其根源“不在数字技术问题,而在认知维度问题,是对转型发展的认识问题”。这揭示了思想观念转变是前提,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6、文章结构与表达
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从概念辨析—问题揭示—方向目标—模式创新(体系服务模式)—转型路径(数字化转型)—障碍剖析,环环相扣,论证有力。
语言凝练精准,概念创新:如“工具升级” vs “整体跃升”、“固化问题”、“合理需求是最大公约数”、“数实同构”、“格式化”、“认知维度”等表述,既准确又富有启发性。
观点鲜明,立场坚定:文章充满了对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切和对“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坚定倡导。
这篇文章是一篇高质量、高水平的战略思考佳作。它对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区别把握精准,对卫生健康领域现存问题及其根源剖析深刻,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健康为中心、体系服务模式)和转型路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模式重构、需求驱动、数实同构)阐述清晰且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文章提出的“体系服务模式”、“合理需求是最大公约数”、“体系数字化格式化机构数字化”、“转型障碍在认知维度”等核心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它超越了技术层面的讨论,直指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服务模式的系统性重构和认知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一篇值得卫生健康政策制定者、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入研读和思考的重要文献。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数字化转型的定义
常乐数字化转型
【医疗数字化转型】数字医疗风暴,健康医疗数字化转型正酝酿全球巨变!
【医疗数字化转型】健康护航,数字引领,医疗领域数字化转型绘出壮丽画卷!
数字青岛:全域数字化转型绘出“新图景”
职业健康与安全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印发:树立数字化转型企业标杆
医疗保健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健康体检服务数字化转型
医疗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网址: 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