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三国时期《魏氏春秋》中的记载,道出了古人应对三伏酷暑的饮食——这里的“汤饼”,正是如今我们熟悉的热汤面。
民间更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谚语代代相传。
为何三伏如此钟情一碗面?
当暑热侵袭,人体大量出汗,宝贵的B族维生素与钾、钠等矿物质随之流失。而面食中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精白大米高出一倍左右,堪称天然的“营养补充剂”。
面条质地柔软易消化,特别适合因暑热而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的人群。一碗热面下肚,暖而不燥,发汗却不伤津,悄然带走体内湿浊与暑气。
今天桃桃给大家分享5种面条新做法,最是适合三伏天食用了。
01 传统焕新,素油泼面
香而不腻的夏日救星
食材只需小油菜、胡萝卜、鲜面条,搭配盐、花椒粉、辣椒粉与芝麻。
制作时,先煮面至弹牙,同时将蔬菜焯至断生。面条铺碗底后撒匀调料,精髓在于热油浇淋的瞬间——油温需烧至微冒青烟,迅速泼在辣椒花椒上,“滋啦”一声激发出复合香气。
小油菜与胡萝卜提供膳食纤维与维生素,中和油脂感;以花椒替代部分辣椒,既提香又减少肠胃刺激。油量仅为传统版本的一半,通过高温泼油集中释放香气,避免油腻。
02 鸡丝麻酱凉面
高蛋白低脂的清凉艺术
取鸡胸肉煮熟撕丝,黄瓜切丝,芝麻酱加香醋、生抽、蚝油调成酱汁。面条煮八分熟后过凉白开(忌用生水防腹泻),码入鸡丝、黄瓜丝,浇酱拌匀即成。
鸡胸肉提供优质蛋白且脂肪含量极低,与虾蟹相当。麻酱富含钙与维生素E,醋助开胃消化。冷吃方式避免厨房久待,特别适合怕热人群。
03 丝瓜蚬子汤面
咸鲜解渴的伏天甘露
丝瓜去皮切块,蚬子吐沙洗净。先炒香蒜末,下丝瓜翻炒至软,加水烧沸后放入蚬子,待蚬开口即关火。另锅煮面,捞入碗中浇入丝瓜蚬子汤。
丝瓜清热利湿,蚬子富含锌与牛磺酸,能补充随汗液流失的微量元素。汤底清淡却自带天然鲜味,减少盐分依赖,缓解三伏口渴。
04 荞麦苋菜拌面
肠道清道的黄金拍档
荞麦挂面在水响时(约80℃)下锅,煮开三次、点水两次,捞出过凉白开。苋菜焯水十秒冰镇,配老饭骨葱油酱拌匀,撒花生碎提香。
荞麦面的膳食纤维含量是米饭的10倍,饱腹感强且升糖慢。苋菜“六月赛鸡蛋”,富含铁、钙,与荞麦搭配促进代谢,特别适合控血糖、减脂人群。
05 乌龙茶汤虾仁面
茶香解腻的东方冷萃
乌龙茶冷泡备用。虾仁用黑胡椒、盐腌制,与秋葵共煎熟。乌冬面煮后冰镇,倒入茶汤(加2勺味淋、1勺生抽),码入虾仁、秋葵。
乌龙茶中的茶多酚抗氧化、促代谢,味淋提供柔和甜味,省去多余糖分。冷泡茶汤代替高脂酱汁,赋予面条独特回甘,消暑同时唤醒疲惫味蕾。
【三伏吃面黄金法则】
汤面宜喝汤:煮面时部分B族维生素溶于汤中,喝汤才能营养全收获(高盐汤除外)
过水用凉白开:避免生水引发腹泻,凉白开能保持面条筋道且卫生
慎选烹饪方式:捞面营养易流失,炒面油脂过高,蒸面、温拌面更健康
搭配彩虹蔬菜:黄瓜、紫甘蓝、胡萝卜等增加维生素与膳食纤维,中和精制碳水负担
各位网友宝宝们,当热浪翻涌,不妨让这些融合传统与创新的面条,成为你餐桌上的消暑利器。吃得畅快,养得从容,这才是三伏天的最好养生。
温馨小贴士:炸酱可提前制作冷藏保存3天,配菜随季更换,让一碗面吃出百般花样。#三伏天养生密码#
【桃桃食养】:每天分享各种美食食疗配方,用家常食材调出健康体质,从熬夜补救到四季食补,关注我,手把手教你吃出好气色、好睡眠、好元气!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三伏天,轻食晚餐就这一盘,顶饱抗饿还解馋
天越热越馋它,酸甜爽口又解暑,一大碗孩子吃得精光,解馋又过瘾
三伏天养生吃什么 三伏天如何预防中暑
三伏天必吃“四宝瓜”!清热解暑又开胃,附清爽做法,舒服过苦夏
“入夏吃4宝,健康不显老”伏天吃4样,消暑养颜,轻松过三伏
三伏天,教您在家做绿豆凉粉,水分多热量低,解暑开胃比凉皮好吃
三伏天来了!请收好这份 实用饮食指南
天坛科普——夏养三伏,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请收好
三伏天多吃黄瓜,清热解暑,教你5个爽脆做法,营养鲜美开胃解腻
三伏天,要养心,建议中老年人常吃5种水果,清热消暑更健康
网址: 三伏天,喜欢吃面食请收好,5种面条做法,爽口养心,消暑解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