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小切口”代替“大开胸”!微创搭桥手术迈入常态化

“小切口”代替“大开胸”!微创搭桥手术迈入常态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迭代与日益精进,外科开胸心脏搭桥手术已迈入高度成熟阶段,很多危重、高龄患者早已不再惧怕手术带来的创伤。但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医者们有着更多的追求--以更精湛的技术缩小创伤的印记,用更科学的方案加速康复的脚步。

近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外科二病区,三名接受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同一天康复出院,刷新了术后恢复速度的纪录。这标志着微创搭桥手术已在我院常态化开展,为众多冠心病患者带来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新选择。

这三位患者术前的检查报告,曾让家属揪心:冠脉三支血管都严重堵塞或闭塞,每个人都得搭建三支以上的血管桥。可如今,他们胸前不到7厘米的切口,以及术后飞速好转的状态,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微创奇迹"。

常住国外的62岁患者宋先生,因反复晕厥、胸闷入院检查,造影结果显示其心脏冠脉三支血管均存在严重狭窄病变,右冠已完全闭塞,主血管前降支更是极重度狭窄,随时可能发生急性闭塞危及生命。传统心脏外科手术"开胸锯骨"的巨大创伤令他望而却步。多方打听后,宋先生得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微创搭桥手术案例丰富、技术专业,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远渡重洋前来求医。

在成人心外科二病区主任张国报的悉心指引下,夏东升副主任医师团队进行了全面严谨的讨论,决定为其实施微创搭桥,术中通过胸前6厘米的切口,成功搭建多支血管桥。术后当天下午,宋先生便能下床,七天后顺利出院。"没想到恢复这么快,疼痛比想象中轻太多,这里的技术和服务让我太惊喜了!"宋先生赞不绝口。

47211753784029246

同一时间入院的71岁患者李先生检查结果令人忧心:冠脉三支血管弥漫性病变,脑血管也存在严重狭窄,犹如心脏和大脑同时被埋下"定时炸弹"。微创搭桥手术的成功实施让李先生彻底脱险,恢复迅速,心头重负烟消云散。

61岁患者李先生近来饱受胸闷困扰,检查显示冠脉四支血管严重病变,需搭建四根桥。身高1米75、体重95公斤的他心脏偏大,在6厘米切口里,手术团队凭借"棉花堆里找引线"般的精准操作完成多支血管桥搭建,最后一根血管桥接通时,监护仪波形即刻平稳有力。

16581753784029560

"以前护理开胸患者,光是帮助咳嗽排痰,就得费不少劲跟他们'斗智斗勇'。"成人心外科二病区护士长张瑜对比病例说,"传统手术的患者,术后因为疼得厉害,不肯翻身,而微创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能更早自己翻身、下床活动。因创伤小,患者出血少,术后输血的概率低,也减少了相关风险。"

这些突破禁区的案例背后,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团队千锤百炼的技术沉淀。从第一例微创搭桥手术的小心翼翼,到如今能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病例,医者们练就了在狭小空间里"绣花"的本领。一个个康复案例昭示着,微创搭桥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康复"提速",助力他们以更快速度回归正常生活,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相关知识

骨科微创手术时代,小切口大作为,减少创伤痛苦
开启手术超微创时代——上海和睦家医院引入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
贲门癌手术抉择:开胸和微创
微创手术比普通手术伤害小?
经耳垂v型隐蔽切口微创手术:让手术更美观
胸外科手术的革命性进展:从传统开放手术到微创技术
微创手术
别着急!胸部微创手术恢复正常...@普外科廉东波的动态
微创整形美容 开启美丽全新时代
做超微创小切口提升手术,我的顾虑和感受

网址: “小切口”代替“大开胸”!微创搭桥手术迈入常态化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