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学.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医学影像学,第一篇,第一章 放射影像学 第一节 X线成像 1895-Rontgen 高速运行的电子束撞击物质突然受阻时产生 X球管 变压器 控制器 低压加热阴极管 高压吸引自由电子撞向阳极 X线性质:波长短的电磁波(0.08-0.3A=10X10-10m) 1 物理效应: 穿透性 荧光 热 干涉 衍射 反射 折射 电离 2 化学效应:感光 着色 3 生物效应:,X线成像原理,X线的穿透力(电压 波长); 被穿透组织的密度厚度差异; 乘余的X线 高(白)-中(灰)-低(黑)密度像 X线检查中的防护: 检查的适应与禁忌;选择方法 技术:时间(短)距离(远)屏蔽 病人:方法、剂量、间隔时间、暴露范围
2、条件、遮蔽 技术人员:,第二节 传统及数字检查技术,一 传统: 常规(透视 普通X线摄影 体层 高千伏120kv; 软X线40kv;放大) 造影(对比) 数字技术: CR(imaging plate) DR(硒鼓法 直接法、电荷耦合摄影机阵列CCD) DSA,第三节计算机体层成像,Hounsfield 1969 一 基本原理 二 基本概念 体素 voxel 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小立方体 像素 pixel 体素的成像 矩阵 matrix 矩阵大 图像清晰 512x512 空间分辨率 spatial resolution 保证一定密度差的前提下,分辨组织几何形态的能力 X 密度分辨率 分辨两种组织
3、间密度差异的能力 =10-20X CT值 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吸收系数)Hu 水=0 空气=-1000 骨=1000 共2000Hu 窗宽 窗位 人体的CT值共2000,人眼分辨16个灰阶,第三节计算机体层成像,窗宽 16灰阶包含的CT值范围 窗宽大对比差,窗宽窄对比好 窗位 窗中心 窗位高图像黑 窗位低图像白 伪影 虚假阴影 运动伪影 硬化(高密度)伪影 故障伪影 部分容积效应 体素的CT值=所包含不同密度组织的平均值 三 CT检查技术 平扫 增强 CT造影 重建(多平面/最大强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CT仿真内镜成像),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一基本原理
4、对静止磁场中的人体施加射频脉冲,体内氢质子受激励而共振,终止激励后质子弛豫,释放能量产生信号. 二 基本概念 质子 自旋 磁矩 外磁场 纵向磁化 进动(质子在外磁场中的锥形旋转) 磁共振 横向磁化(外磁场向人体发射与进动频率一致的脉冲,激励, 进动同步同速 同相位,横向磁化) 弛豫 弛豫时间 纵向弛豫0-63%的时间T1 横向弛豫37%的时间T2 (T1短 信号强;T2短 信号弱) 脉冲序列 重复时间(短TR-T1) 回波时间(长TE-T2) T1WI(SE序列 TR1500ms TE80ms) PDWI(质子密度加权像 长TR短TE),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三 MRI图像特点 多参数成像 多方
5、位成像 流动效应(流空) 质子弛豫增强 四 MRI检查技术 1脉冲序列 SE GRE(梯度回波 快速) IR(反转SE STIR脂肪抑制 FLAIR 抑制脑脊液信号) EPI(回波平面成像 快) 2脂肪抑制 3血管成像(MRA不如DSA清晰) 4水成像 5 fMRI 功能成像: 弥散成像 灌注成像 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五 MRI 优点及局限 无创 安全 脑和软组织分辨率高 多参数 多方位 功能成像 生化代谢分析 忌起搏器 铁磁 监护中 钙化灶显示差 检查耗时久 质子少的肺骨显示差,第五节 影像诊断用对比剂,一 X线对比剂 改变X线吸收的物质 提高对比度 直接(间接)引入 阴性对比剂 阳性对比
6、剂 barium sulfate硫酸钡 iodide碘 lipiodol碘化油 有机水溶碘化物(离子非离子 单体双聚体 低渗等渗高渗) 碘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副反应(特异质 过敏;理化反应 渗透压电荷:选择非离子型 低黏低渗不带电荷:肝肾损害 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多发性骨髓瘤 甲亢 恶病质 过敏体质 过敏史 婴幼儿 高龄者) 肾毒 预防 选用非离子型;筛选对象(询问病史等);常规碘过敏试验;预案(皮质激素等药物 设备;严密观察) 二 MRI对比剂 本身不产生信号,而是影响邻近质子。 生物分布:胞内、外(吞噬 Gd-DTPA) 磁特性:顺(GD-DTPA T1)/超顺/铁磁 (氧化铁) 应用:
7、钆螯合物 CNS 腹 乳腺 肌骨 血供轮廓区分 0.1mmol/kg 氧化铁 0.015mmol/kg 100ml5%葡萄糖溶液稀释滴注30- 60min后扫描,第六节超声成像,超声波 机械波 反射散射衰减多普勒效应 回声携带信息 概念 超声波 2万Hz 临床应用2-10MHz 反射 折射 分辨力穿透力 纵向分辨力与频率成正比 声束窄可提高横向分辨力 声能的吸收与衰减 骨肝脂肪血液纯液体 超声波的人体生物效应 多普勒效应 接受到的声音频率因声源与接收器间的相对运动而发生变化 频移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血流的流速流向与性质(层流湍流),第六节超声成像,三 图像特点 回声强度 强回声(后方伴声影的高回
8、声:骨 钙化 结石 肺:非常明亮的点状团块状回声) 高回声:血管壁 脏器包膜 瓣膜 肌腱 组织纤维化 无声影 中等回声:肝脾胰 低回声:暗淡 脂肪 无回声:尿液胆汁囊肿液胸腹腔漏出液 暗区:低/无回声;实性液性 声影 超声图像的分析诊断 定位 大小 外形 边缘轮廓 内部结构特征 后壁及后方回声 周围回声及毗邻关系 位置及活动度 测量,第六节超声成像,四 主要应用 超声解剖学和病变的形态学研究 病变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 功能性检查 超声心动图 胆囊舒缩 器官的声学造影研究 心脏 腹部等 超声介入 超声内镜 术中超声 超声治疗 五 优点与局限 无创检查 多方位 可对进行定位与测量 实时动态显示观察
9、器官的功能状态 和血流动力学情况 可反复多次重复观察 设备轻便易携带易操作 可对危重病人床边检查 对骨骼 肺及胃肠显示差 检查显示的是器官组织的声阻抗差改变,缺乏特异性,对病变的定性需综合分析 空间显示差 三维技术进展中 病变小或声阻抗差小则难以显示 操作人员依赖性大,第三章 核医学,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 心肺脑肝脾胰甲状腺甲旁腺骨睾丸肿瘤 单光子(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 正电子(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一 基本原理 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 与组织器官作用 参与代谢 吸收分布
10、浓聚排泄 自发衰减 发射射线 检测成像 二 显像技术 静态 动态 局部 全身 平面 断层 阳性 阴性 三 图像分析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断层分析 四 显像特点 反映脏器代谢 功能状态;动态显示;较高特异性;空间分辨率差,第三章 核医学,第二节 PET 一 基本原理 CNOF发射带正电荷电子 碰撞湮灭 发出两个方向相反的511kv 光子 探头测得”符合事件” 表明标记药物浓度 无创动态定量观察 葡萄糖氨基酸水氧 体内分布代谢 活体生化显像 二 药物 F-DG F-DOPA(多巴胺传递) C-蛋氨酸(蛋白代谢) N-氨 O-水 O 三 临床应用 肿瘤 良-恶-程度 分期 预后 疗效 残余复发转移
11、神经系统 脑肿瘤的诊断疗效 脑血管病 癫痫病灶 精神分裂及早老痴呆 心脏病,第四章 医学影像学进展,第一节 新进展 技术进展 X CT MRI(弥散成像DWI 白质走向;灌注成像PWI微循环/脑梗:对比跟踪:局部相对血容/流量氧摄取量;动脉自旋标记;脑功能性MRI;波谱成像MR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超声(冠脉血流显像 三维成像 自组织谐波成像 多普勒组织成像 数字化多声束形成) 图像存档与传输PACS 第二节 影像诊断思维 全面观察 具体分析 结合临床 综合诊断 肯定诊断 否定诊断 可能性诊断 步骤 全面了解病史及其他检查资料-了解检查方法与条件-观察分析图像-综合诊断(定位定量定性定期
12、),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检查方法 脑:平片 脑血管造影 CT MRI 气脑造影脑池造影 超声(囟门 TCD) 核医学 脊髓: 平片 造影 DSA CT MRI 第二节 正常影像学解剖及常见变异 第三节 基本病变的影像征象 头颅:大 小 颅骨骨质(破坏增生骨折) 颅内压增高(薄宽脑回) 蝶鞍吸收增大变形 病理性钙化 CTMRI: 颅骨(中断破坏膨胀增生信号异常)脑实质密度 脑实质信号 病灶的强化 脑水肿 脑积水 占位 颅内压 颅内出血 铁沉积 脱髓鞘 脑萎缩 脊髓: 外形 增粗萎缩 信号异常 局限弥漫 蛛网膜下腔 不全、完全梗阻,第二节 颅脑外伤,一 硬膜外血肿 临床 外
13、伤-原发昏迷-中间清醒-继发昏迷 动脉、静脉 CT:1内板下弓/梭形高密度 边缘锐 局限 2密度随期龄改变 3同侧颅骨骨折 4血肿可跨硬膜止点,不跨越颅缝 二 硬膜下血肿 临床:占脑外伤10-20% 1/3骨折 血肿位置与着力点不定 昏迷 单侧瞳孔散大 脑压迫症 CT:内板下新月影 范围大 跨颅缝 三 脑挫裂伤 临床:定位体征+脑疝症 影像:额叶颞叶斑片状低密度混杂高密度出血点 四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 剧烈头痛烦躁抽搐脑膜刺激症 自发性40岁 CT:沿蛛网膜下腔分布的线状高密度,脑水肿,血管源性 细胞毒性 间质性 病 脑肿瘤出血创伤炎症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 脑积水 机制 毛细管内皮细胞受
14、损血脑 缺血数min,胞内ATP 脑脊液进入 屏障 通透性 富蛋白质 NaK泵 Na潴留 胞外水入 脑室周围白质 血浆渗入胞外间隙 胞 细胞肿胀 胞外间隙窄 分布 白质更明显 同时累及灰白质 侧脑室/三脑室周的白质 CT 白质密度低,手指状 脑回宽脑沟窄 侧脑室周条状边缘光滑 脑实质密度无大变化 的低密度阴影 MRI T1WIT2WI 脑沟窄 脑回肿胀模糊 T1WI 略低信号(较脑脊液高 FLAIR的T2WI上皮质异常信号 T2WI 呈较高信号 DWI 不呈高信号 高信号 不表现为高信号 ADC值高于正常脑组织 ADC值明显降低 ADC值常轻度升高,第四节 脑血管病,一 脑梗死 临床: 前驱症
15、状 静 偏瘫 言语 生命体征改变轻 病理生理:一 超急性期 6h电镜神经细胞内线粒体肿胀 微空泡 后光镜胞质伊红深染 Nissl体核仁/消失 核固缩 二 急性期 6-72h 梗死区脑组织肿胀变软 脑回扁平 脑沟窄 切面灰白难分 局限性水肿 24-48h局限性水肿达到高峰 细胞毒水肿血管源水肿 渐有脱髓鞘变 三 亚急性期 3-10d 坏死组织吸收 修复开始 梗死灶周(胶质星形细胞增生吞噬形成毛细血管)中央(凝固性坏死区) 四 慢性期 坏死组织液化清除 囊腔 周边胶质疤痕 邻近脑室脑沟脑池扩大 皮质萎缩 局灶性萎缩与囊变是慢性脑梗的标志 五 腔隙性脑梗死 lacunar infarction 脑深
16、部小穿动脉的小缺血性梗死灶,一 脑梗死,影像学征象 超急性 CT MRI(-) DWI高信号 灌注CT MRI低灌注 急性 CT动脉高密度征局部脑肿胀脑实质密度减低 MRIT1WIT2WI 亚急性 CT MRI同急性期 DWIPWI低灌注 慢性 CT低密度(=脑脊液)MRI:T1WI T2WI FLAIR DWI 亚急性期起有强化 占位4-7d高峰 后渐退 出血性脑梗死 继发 数天-十余天原低密度区出现高密度 腔隙性脑梗死 表现类似脑梗,病灶5-15mm 无占位,二 脑出血,临床表现 55-65y 头痛 高血压病史 急 头痛剧烈 恶心呕吐 偏瘫 脑膜刺激征 方法 CT MRI耗时 病理生理 超
17、急性(4-6h) 出血区RDC完整 氧合Hb 3h后灶周水肿 急性(7-12h) 血凝块 RBC脱水 渐脱氧Hb 灶周水肿占位效应 亚急性 早期(3-6d) 正铁Hb 周心 灶周水肿占位效应 晚期(1-2w) RBC破坏正铁Hb 出胞 血肿血管周围炎性反应吞噬C 慢性 早 血肿血管周炎性反应消退 血管增生血块皱缩 灶周星形细胞 胞外正铁Hb巨噬细胞(胞内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晚 血肿退变 致密胶原包膜(新毛细血管纤维基质蛋白含铁血黄素),二 脑出血,表现CT 急性期(超急性+急性期) 典型表现:脑内园 类园 线形 不规则高密度灶 CT=50-80Hu 血肿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铸型) 灶周水肿轻
18、 大血肿占位效应 不会强化 非典型表现:凝血异常/溶血治疗等:血肿等密度;液平 灶周明显水肿(脑梗后出血) 亚急性期 等密度血肿 溶冰征(血肿周边吸收中心高密度)占位 脑积水 增强病灶环形梭形强化 靶征 慢性期 圆形类园裂隙状低密度,二 脑出血,表现MRI 有价值 超急期 血肿内蛋白液 中高T T1WI等信号(低T高信号) 氧合Hb抗磁 T2短 T2WI信号等/不匀/高 3h后灶周血管源性水肿 占位轻 急性期 RBC完整 脱氧Hb磁场不均匀 T2短(T1-)T1WI略低 等 T2WI低 灶周血管源性水肿明显占位 亚急性期 早 RBC内正铁HbT1T2 T1WI- 外周中心 PWI T2WI 晚
19、 血肿溶血正铁Hb出胞T1 T2 血肿在T1WIT2WI 灶周水肿 占位渐轻 慢性期 早 血肿 T1WIT2WI 灶周含铁血黄素T2T1WI- T2WI 水肿占位消失 晚 典型 类囊肿 T1WI T2WI 灶周 含铁血黄素环,三 脑动脉瘤,临床表现 中年人 30-70岁破裂 未破:无症状-头痛 破裂:1用力时剧烈头痛-昏迷 2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稍后好转/昏迷 3 无先兆-意识障碍 神经压迫症状-后交通动脉-动眼神经 8mm 影像学表现 CT 无血栓 小大平扫高密度病灶 增强明显均匀强化 CTA 部分血栓 球状阴影中心偏心高密度(血栓)中心等密度(内腔)周边高 密度(囊壁)增强中心+周边:靶征
20、完全血栓 等密度 增强仅周边囊壁 巨大占位 脑室受压移位 囊壁有时弧线状钙化 破裂现出血水肿脑疝 MRI 无血栓 圆椭圆梭形无信号区边界清 载瘤动脉 血栓 混杂信号 DSA 部位大小形态 数目 载瘤动脉,脑动静脉畸形,临床表现 20-40岁 出血(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脑实质损害偏瘫) 抽搐 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 头痛 30%首发抽搐 20%头痛 10%偏瘫/实质损害 常见大脑中动脉 次为大脑前动脉 伴发出血梗死软化及萎缩 影像学表现 CT 无并发症:平扫等密度病灶 增强见虫曲 点状 条索 小片强化 血肿 混合病灶 新鲜:出血高密度 慢性:中低密度 梗死软化萎缩: 平扫低密度 楔形不规则条形
21、 增强多不强化 MRI DSA,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表现 65岁 常伴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症状 记忆力减退 表情淡漠 注意力不集中 行走动作迟缓 晚期:尿失禁 偏瘫 检查: 面具脸 小步缓慢步态 四肢肌张力升高 腱反射亢进 病理征+ 影像学表现 病理:白质班块状/弥漫变性 神经元肿胀 细胞质固缩 血管硬化血栓 CT 侧脑室旁低密度区 边界不清 内囊丘脑脑干腔隙性梗塞 脑萎缩 MRI T2WI侧脑室旁多个/弥漫斑片状高信号区 面积2X2mm 无占位效应 基底节脑干多发腔梗弥漫性脑萎缩,脊髓基本病变的影像征象,脊髓外形异常 脊髓增粗 髓内肿瘤 损伤急性期 脊
22、髓感染炎症 脊髓萎缩 髓外膜内肿瘤 脊髓损伤后期 脊髓密度(信号)异常 局限性 髓内低密度/密度不均匀(T1低/等信号;T2略高/高信号):髓内肿瘤 多发性硬化症 脊髓感染 炎症外伤 髓内多发异常血管纡曲的血管流空信号:脊髓血管畸形 弥漫性 脊髓感染炎症 非感染性脊髓炎症 脊髓脱髓鞘性病变 蛛网膜下腔形态异常 不全梗阻 增粗的脊髓两侧蛛网膜下腔变窄部分闭塞:髓内肿瘤 病变一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内见充盈缺损 健侧蛛网膜下腔变窄:髓外膜内肿瘤 完全梗阻 梗阻上下蛛网膜下腔增宽,梗阻呈偏心浅杯口状 健侧蛛网膜下腔变窄:髓外膜内肿瘤 梗阻大杯口状 两侧蛛网膜下腔完全闭塞:髓内肿瘤?,第七节 脊髓疾病,一
23、髓内肿瘤 占椎管内肿瘤10-15% 室管膜瘤(60% 成人)星形胶质细胞瘤(30% ) 一) 室管膜瘤 临床 43岁 女性稍多 慢性颈背疼痛 渐出现运动障碍感觉异常 部位:马尾终丝-颈髓 腊肠样 边界锐利 肿瘤边缘出血囊变 平片 椎管扩大 骨质破坏 椎弓根间距扩大 造影 脊髓增粗 多节段累及 无移位 新月状造影剂包围 对称分流 /杯口 CT 肿瘤呈低密度 少数等/略高密度 不强化 大肿瘤有占位效应 MRI T1WI 均匀低/等信号 T2WI 高信号 内有囊变坏死出血 增强肿瘤强化囊变不强化 二) 星形胶质细胞瘤 儿童 颈胸段 腰段 CT MRI 强化明显 常位于后方,偏心非对称,脊髓肿瘤 二
24、膜内髓外肿瘤,一)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占膜内髓外肿瘤的25-30% 多于神经纤维瘤 临床表现 神经鞘瘤20-60岁 略多 神经纤维瘤20-40岁 根性疼痛-麻木感觉减退-运动障碍-脊髓压迫症状 影像学表现 平片 椎弓根侵蚀破坏 压迹 钙化 哑铃状 神经纤维瘤病脊柱畸形缎带肋 造影 蛛网膜下腔撑宽(三角形) 对侧造影剂细窄神经鞘袖抬高歪斜充盈缺损 杯口 CT 圆卵圆 密度略高 脊髓受压移位 增强中等强化 椎管椎弓根扩大 哑铃 CTM=造影 MRI 神经鞘瘤T1WI等/略高信号 T2WI高信号增强强化(囊肿不强化) 神经纤维瘤 T1WI低/等信号 T2WI等/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 “靶”:中心T1
25、WI/增强T2WI低(胶原纤维) 周边高信号(粘液),脊髓肿瘤 二膜内髓外肿瘤-三脊髓空洞症,二)脊膜瘤 占椎管内肿瘤的25% 第二位 临床 青中年 中上胸段-颈-腰(少) 背侧 圆卵圆 硬 钙化 影像 平片:椎管膨大 钙化 造影: CT:密度稍高卵圆影 钙化强化 MRI: T1WI略低T2WI略高 钙化呈低信号 增强强化 邻近脊膜尾状强化 鉴别诊断 神经纤维瘤似神经鞘瘤但多发 易恶变 恶变有骨质破坏 神经鞘瘤与脊膜瘤鉴别 神经鞘瘤呈哑铃状 椎间孔扩大椎弓根破坏 脊膜瘤多见钙化 少见椎间孔扩大 三 脊髓空洞症 先天(Chiaris畸形-交通性)后天(外伤肿瘤蛛网膜炎-非交通性) 临床 25-4
26、0岁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消失触觉存在下运动瘫-锥体束也可能受累) 影像 CT:外形膨大-萎缩 髓内界清低密度囊腔 1/3-1/2 蛋白浓可遗漏肿瘤?! CTM:交通性-立即进入 非交通性-24h MRI:脑脊液一致髓内中央空洞 交通性-流空(低信号) 增强不强化 肿瘤!,第九篇 骨 关节系统,第一章 骨 关节系统总论 第一节 常用方法 X(透视 摄片 CR DR 体层) 体位范围造影 CT(骨:窗宽1000-2000Hu窗位200-250Hu软组织:窗宽400-600Hu窗位0-100Hu层厚3-5mm螺距1.2-1.5平扫重建增强CTA CTM 关节造影) MRI(自旋回波T1WI T
27、R300-600msTE10-30ms解剖PWI TR1800-3000msTE10-30ms T2WITR1800-3000msTE 80-120ms病变 GDR梯度 脂肪抑制 增强 MRA) DSA 动脉 静脉(上肢:顺行逆行 下肢) 超声(肌腱软组织 血管多普勒) PET PET/CT 核素(ECT)Tc 转移 坏死 骨髓 第二节 正常影像学解剖和常见变异 长骨 骨干(骨膜皮质松质髓腔)骨端(骨小梁)变异(骨岛软骨岛界清圆形透光 边缘硬化环 钙化无骨纹理 发育障碍线 骺板遗迹) 关节 关节间隙 骨性关节面(凹厚凸) 关节囊 韧带,第一章 骨 关节系统总论,第二节 正常影像解剖和常见变异
28、脊柱 X 正位 椎体(终板椎间隙)横突 椎弓根 上下关节突 棘突 侧位 椎体 椎板(椎弓 椎管) 上下关节突(峡部) 椎间孔 斜位 椎弓峡部 椎间孔 关节突 变异 椎体永存骨骺(前上缘)棘突横突上下关节突的永存骨骺 椎体数变异(骶化腰化) 峡部不愈合(隐裂-脊膜膨出)游离棘突(根部?) 软组织 肌肉肌腱韧带轮廓 儿童 骨干 干骺端 骨骺 骨骺板(线) 关节间隙 CT 骨 关节 脊柱(肾形椎体 椎板 横突棘突 黄韧带 椎间孔 关节突 椎间盘 硬膜囊 肌肉脂肪血管) MRI 骨骼的各种结构 骨组织(所有系列极低信号)黄骨髓=脂肪T1T2高信号 新生儿红骨髓T1肌肉 儿童成人:脂肪红骨髓T1肌肉 T
29、2=皮下脂肪 关节(均可显示:关节软骨 骨性关节面 骨髓腔 韧带关节囊 关节液) 脊柱 椎间盘脑脊液 椎体(皮质 前后纵韧带黄韧带 骨髓 纤维环 硬膜外脂肪 硬膜 脊髓) 软组织肌肉脂肪韧带纤维组织血管神经 核素显像 成人 儿童,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骨骼的基本病变 骨质疏松 单位体积内骨含量少 有/无机按比例 哈/佛管扩大 骨小梁细疏 X线表现 骨 密度降低 皮质薄 中:条状隧道状透亮影(皮质条纹征)骨小梁细少 边缘清晰 骨髓腔和小梁间隙增宽 严重:骨密度=软组织密度 小梁消失 皮质如线 病理性骨折 畸形 椎体中横行小梁减少-消失 纵行小梁明显 椎体 双凹 楔形 CT MRI
30、 老年性骨质疏松小梁少黄骨髓多T1T2信号增高 皮质薄 内现条状高信号 炎症肿瘤骨折所致的骨质疏松:局部充血水肿-T1T2高信号 骨显像 一般正常 严重者表现为放射性稀疏,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骨质软化 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 有机- 无机少 骨失去硬度变形 X 类似骨质疏松:密度低小梁稀疏皮质薄 不同:皮质小梁模糊 骨软变形 假骨折线 骨骺:骺板宽干骺端杯口毛刷 CT MRI 骨质破坏 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取代 直接破坏 间接刺激破骨细胞亢进 X 局部骨质密度降低小梁稀疏 正常骨结构消失 松质骨小梁缺损 皮质哈佛氏管扩大-筛孔 表层虫蚀 严重时大片缺失 急性炎症 恶性肿瘤:不
31、规则 边界模糊的溶骨 慢性/良性:反应性新生 膨胀性破坏 营养性:紊乱 症状与表现分离 CT 皮质薄 内小透亮区 表面虫蚀 松质小梁稀疏缺损 MRI 皮质:破坏旁骨髓水肿的T1T2高信号 松质:高信号的骨髓被混杂信号的病理组织取代 骨显像 异常浓聚(高转换)/稀疏(进展迅速),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骨的基本病变 骨质硬化 osteosclerosis增生 hyperostosis 单位体积骨增多 全身:代谢 金属中毒 遗传 肾性骨硬化 铅中毒 石骨症 局部:慢性炎症 退变 外伤 成骨性肿瘤 X表现 骨密度增高 皮质厚 小梁多粗 小梁间隙窄-消失 髓腔窄 松质=皮质 CT MRI
32、 T1T2:低信号 骨膜增生 骨质破坏损伤 X 与骨皮质平行 有透明间隙 线样致密影 线/层/花边状 炎症:广泛-肿瘤:局限 良性:边缘光滑 厚1mm 浅淡:急性炎症 高度恶性 针/日光状:进展迅速 侵蚀性强 层状葱皮样:良性恶性 骨膜三角Codman triangle:骨膜新生骨破坏 残留三角 袖口 CT MRI 矿物质未沉积 T1等信号 T2高信号 沉积后均呈低信号,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骨质坏死 osteonecrosis 死骨 sequestrum X表现 早期 1-2个月后 周围密度降低/坏死肉芽脓液 坏死骨密度高 后压缩 肉芽长入 疏松囊变 晚期 新骨形成 密度真高
33、 CT MRI 早 坏死区T1WI均匀/不匀等/低信号 T2WI中-高信号 死骨外周T1低信号 T2高信号(肉芽组织/软骨化生) 最外侧T1T2均为低信号(新生骨) : 双线征 晚 坏死区出现纤维化 骨质增生硬化 T1/T2WI低信号 骨显像 坏死区冷区 放射性稀疏 周边放射性浓聚 软骨钙化 生理性 病理性 X表现 环/半环骨密度影 中心密度稍低 良性钙化密度高 环影清 完整 恶性:钙化密度低 边缘模糊 环形不完整 CT MRI T1T2低信号,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骨内矿物质沉积 Pb P Bi X: 青春期干骺端横行厚薄不一致密带 成年人不易显示 F 成骨 增生硬化-破骨
34、疏松软化-氟骨症 X:躯干骨 小梁粗乱 密度高 骨骼变形 形态/大小 一骨多骨全身 先天发育炎症代谢营养遗传地方肿瘤 二 关节基本病变 关节肿胀 积液 关节囊及周围急慢炎症(充血水肿)外伤出血 X:关节周围组织肿胀 层次不清 脂肪间隙模糊 关节区密度高-关节间隙宽 CT:关节腔内液体及关节囊增厚 MRI: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增厚 腔内液体 长T1T2信号 关节间隙异常 宽(积液软骨增厚滑膜肿瘤) 窄()退变 不匀 表现 平片显示间隙 骨质 CT MRI软骨厚薄 缺损 滑膜厚度,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关节破坏 关节软骨及下方骨质被病理组织侵犯替代 X 仅累及软骨时间隙变化-化脓
35、性(负重面/边缘开始 进展快)结核(边缘虫蚀)类风关(边缘起晚期才见破坏小囊状) CT MRI 关节退行性变 软骨变性坏死 纤维取代 软骨下骨增生硬化 关节面凹凸 囊变 骨赘 关节囊厚 韧带骨化 X表现 早期 骨性关节面模糊 中断 部分消失 中晚期 间隙窄 关节面骨增生硬化 关节囊厚 韧带骨化 非负重区骨赘 关节面下透亮区 囊肿 变形 CT MRI 关节强直 滑膜关节骨端间被异常骨、纤维连接 X 骨性强直: 关节间隙狭窄 部分、全部消失 骨小梁通过关节间隙 纤维强直: 间隙变窄 但无骨小梁通过 模糊 仍透亮 CT MRI,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关节脱位 构成关节的骨端对应关系异
36、常改变 不能回复正常 外伤先天病理 X 骨端位置/距离改变 骨结构变化 造影 CT 三维重建 MRI 关节骨折 骨折累及关节 X 骨折线累及相应的骨 骨端;关节塌陷 骨折片-骨内/游离 骨结构病理改变 CT 显示隐匿骨片 重叠情况尤佳 重建 MRI 骨折周围出血水肿软组织损伤 关节内游离体 骨性 软骨 纤维 混合 X 显示骨性软骨性 但与韧带关节囊的钙化骨化难区别 造影可见造影剂包绕游离体 CT MRI 关节内气体 外伤 感染 牵引(压力) X 极低密度影 CT 极低密度 MRI 低信号,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三 软组织基本病变 软组织肿胀 炎症 脓肿 出血 水肿 X 病变密度
37、略高于邻近正常软组织 皮下脂肪网状结构 皮下组织与肌肉间境界不清 肌间隙模糊 软组织层次不清 脓肿边界清 邻近肌肉受压移位 结核性脓肿可钙化 血肿边界清/不清 CT 显软组织肿胀优 脓肿:边界液体 血肿:边界清/模糊的高密度区 MRI 可分清血肿水肿脓肿 水肿脓肿长T1T2 血肿分期 亚急性短T1长T2 软组织肿块 X表现 良性 边界清 邻近软组织收压移位骨骼受压吸收/反应硬化 恶性 边缘模糊邻近骨侵蚀 密度随组织病理而异:脂肪一般软组织 软骨类:钙化 骨化性肌炎:成熟骨组织 CT 边界 密度(含脂肪 液化 坏死 钙化 骨化?)增强(区别邻近/区分肿瘤及瘤周水肿/血供/液化坏死?/肿瘤与周围血
38、管关系) MRI 不均匀长T1T2信号 液化坏死更长T1T2信号 液平 脂肪短T1中T2脂肪抑制! 增强,第三节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软组织钙化骨化 肌肉肌腱关节囊 血管淋巴结 因出血退变坏死结核寄生虫感染血管病变 X表现 各种形态钙质样高密度 特点:软组织钙化环形半环形点状 骨化性肌炎片状 成骨肉瘤云絮状针状 CT MRI 软组织内气体 外伤 手术 感染 表现 X CT:极低密度阴影 MRI 低信号,第二章 骨 关节系统疾病,第一节 骨、关节创伤 一 骨折 骨结构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称为骨折 临床表现 一般体征(疼痛压痛瘀斑肿胀功能障碍) 特殊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 全身症状(休
39、克发热) 方法 平片 疲劳骨折(+MRI)隐匿骨折(T1WI)关节骨折骺离骨折(MRI T2WI骨髓水肿)脊椎骨折(CT:椎管内骨片MRI:新鲜陈旧)颌面颅底骨折(CT三维重建 MRI) 切线位 对比(左右 前后=复查) 放大 翻转 张力(动力) 青枝骨折 骺离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Colles Smiths Bartons 腕骨(舟 舟月 舟月周),第一节 骨、关节创伤,一 骨折 脊柱骨折 压缩(楔形上缘塌陷密度高)皮质中断下陷边缘内凹 骨折线/片 附件 CT MRI(髓内水肿 终板断裂 脊髓硬模压迫 邻近组织) 非外伤性脊椎骨折 骨质疏松(一或多个椎体) 慢性(楔形鱼尾 椎体边缘光整 多见增
40、生骨质) 急性(上缘不完整 下陷 +T2WI) 疲劳骨折 局部骨密度变化-高低 增生硬化 骨痂 骨折线? MRI:骨内低信号骨折线 骨髓广泛水肿 骨外软组织肿胀 新鲜骨痂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隐匿骨折 骨内小梁骨折 骨髓内沿骨折线出血(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骨折线) 二 关节创伤 临床 一般症状 特殊体征(畸形弹性固定) 方法 一般平片 复杂部位MRI(颞颌 关节囊 半月板 关节软骨)脊椎(CTMRI),第一节 骨、关节创伤,二 关节创伤 肩关节创伤 肩盂浅关节囊韧带松弛活动度大 脱位 Dugas 肩袖撕裂 外展不能 MRI:直接 一期T1WI PWI损伤处局限性线状弥漫性高
41、信号外观-T2WI- 二期T2WI局限/弥漫高信号 三期T2WI全层高信号 间接:T1WI肩峰下三角肌下脂肪界面消失 T2WI三角肌滑囊内高信号 冈上肌等肩袖肌萎缩 肘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 CDH 膝关节创伤 半月板撕裂1级半月板内点状小结节高信号不延伸到上下关节面 变性2级水平线状高信号延伸到关节囊边缘 不到关节面退变 3级关节面处线样/形态复杂高信号撕裂,二 关节创伤,膝关节创伤 前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外旋15-20 MRI矢状面扫描 前交叉韧带上宽直条扇状低/稍低信号(分散 容积效应) 后交叉韧带弓形低信号 损伤:交叉韧带信号消失-中断-增粗-边缘不规则 波浪 韧带内T2WI高信号 寰枢关
42、节脱位 ADL 2mm可疑2.5mm肯定(儿童4-4.5mm) 椎管前后缘连线相错 齿突/侧块,三 椎间盘突出,临床 30-5-岁 L4-5 L5-S1 常见症状:反复腰痛和一侧坐骨神经痛 病理生理 退变(出生开始) 膨出(纤维环松弛完整超出椎体终板边缘) 突出(纤维环变性断裂) Schmorls nodle 影像学表现 膨出 CT椎间盘均匀膨隆仅在后纵韧带附着处凹陷 椎间孔(脂肪)弧形受压 硬膜囊受压凹陷 MRI:T2WI更明显 椎间隙高?髓核信号降低 膨出部分各向大于邻近椎体终板 突出(移位椎间盘组织超出椎间隙范围但基底宽于其他径线) 脱出(基底径线窄于突出组织直径/与母体不连续) T2信
43、号新鲜者多见增高 Schmorl特点:上下对称,周围硬化 继发性改变 椎体水肿(T1T2) 黄骨髓化(T1/T2压脂序列) 骨质增生(T1T2 )(椎体负荷大 内压升高 静脉回流受阻) 炎性反应:压迫 回流突出周围充血纤维增生炎症细胞浸润(T1 T2水平T2可见流空-明显强化),第二节 骨、关节感染性疾病,一 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表现 方法 X(2周后,早期MRI)疗效 MRI鉴别 病理生理 急性:干骺端胫近股远肱尺桡 炎症细胞渗出浸润-骨内压高 回流受阻-脓肿破坏-修复骨膜反应-蔓延途径-死骨窦道 慢性:破坏缩小 大量增生硬化 小梁粗乱 脓液肉芽 Carres sclerosing osteo
44、myelitis 影像学表现 急1 X轻微 软组织肿胀 皮下脂肪层模糊网状影 2MRI广泛骨髓水肿软组织肿胀 1-2周 X干骺端骨松质内斑片状低密度破坏影 小梁结构模糊 轻微骨膜反应CT 骨髓内脓肿部位蔓延 MRI 病灶T1低信号T2高信号 脓肿蔓延 死骨 明显骨膜反应 MRI广泛虫蚀 慢 X死骨 脓液肉芽 增生骨小梁粗乱象牙样 髓腔骨破坏局限 新骨包裹肉芽脓液成为死腔 骨膜反应显著 轮廓不规整 CT/MRI,第二节 骨、关节感染性疾病,一 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影像学表现: 患骨局灶性/广泛骨质增生 硬化 骨密度明显增高 骨质硬化区内通常无低密度破坏灶 骨皮质增厚甚至局部变形 膨大
45、 骨髓腔变窄 骨膜新生骨少见 软组织一般正常,鉴别,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 起病 骨破坏 死骨 骨硬化 骨膜新生骨 越过骨骺 急性骨髓炎 急 范围广 较大 明显 明显 不易 骨结核 隐匿 范围小 细小 邻近骨疏松 不明显 容易 临床特点 骨质增生硬化 死骨 骨膜新生骨 周围软组织 慢性骨髓炎 反复发作 广泛 大块 广泛 成熟 常无明显肿胀 局部窦道溢脓 硬化性骨肉瘤 快 间隙/持续 云絮/斑片 无 多不成熟 肿块 内有 疼痛 针状瘤骨 可被破坏 瘤骨,二 化脓性关节炎,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血行进关节引起急性炎症/邻近蔓延/直接创伤 临床表现 方法选择 病理生理 病菌侵犯滑膜-肿胀充血浆液渗
46、出关节积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坏死脓性渗出-蛋白酶侵蚀关节软骨 负重面-纤维化骨化-强直 影像学表现 早期 X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增厚层次模糊不清-关节囊肿胀高密度软组织影-低密度脂肪影向外推移-关节间隙增宽-1w 骨质疏松关节面皮质下(充血 失用) 关节面破坏 关节畸形 骨性关节面虫蚀小片状破坏 间隙窄 脱位半脱位 MRI 滑膜水肿不均匀增厚 内壁毛糙 T1T2边界不清 关节面软骨 软骨下骨质破坏 虫蚀缺损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层次不清T2 晚期 X 关节面骨质破坏 邻近骨质增生 关节间隙狭窄-纤维/骨性强直 MRI 关节软骨大量破坏 正常软骨消失 纤维组织/肉芽取代 关节间隙窄-消失,三 骨
47、关节结核,体内其他部位病灶播散 临床表现 青少年-中老年 低热乏力 冷脓疡 畸形 功能障碍 方法选择 病理生理 血行 增殖型干酪型 结核性肉芽很少成骨/骨膜反应 侵蚀邻近骨-形成破坏区 干酪型(小死骨 泥沙样) 好侵犯软骨-骨骺起-关节 骨结核 滑膜结核关节结核:近关节骨质疏松 软组织肿胀 积液关节间隙增宽关节软骨破坏 局限性骨质侵蚀 间隙狭窄脱位 纤维强直 儿童滑膜结核充血骨骺增大 脊柱结核 椎体结核(中央 边缘 韧带下)附件结核 影像学表现 长骨骨骺干骺端 病灶穿越骺板 园类园分叶局限骨质破坏 边缘清 小死骨 周围骨硬化 邻近骨质疏松 常无骨膜新生骨 侵犯关节 关节结核 短骨结核 10岁
48、双侧多骨 骨质疏松 骨干膨胀 皮质薄 骨膜新生骨明显spina ventosa,三 骨关节结核,髋关节结核 儿童少年 骨型滑膜 表现 早 关节囊外脂肪线模糊消失 关节间隙宽 关节周骨质疏松 骨型:破坏 进展期 骨性关节面及其下方骨质破坏 股骨头髋臼表面不规则 间隙窄 晚期 间隙明显狭窄 髋臼股骨头骨质破坏 脱位半脱位 膝关节结核 滑膜型 表现 早 滑膜 X关节周软组织肿胀 邻近骨质破坏 非负重边缘起骨破坏 MRI 关节积液:均匀T1低信号T2高信号 滑膜增厚T1低T2略高明显增强 近干骺端骨髓水肿T1低T2高信号 中晚 X 骨端边缘虫蚀样骨质破坏 边界模糊 关节上下缘对称受累-关节间隙明显不均
49、匀性变窄-骨质破坏-关节畸形-关节周围脓肿窦道 MRI T1关节软骨模糊不连续 关节面下骨侵蚀T1低T2不均匀高信号 增强骨破坏区-关节腔-滑囊内肉芽组织及增厚滑膜明显不均匀强化,三 骨关节结核,膝关节结核 骨型 起于股/胫骨一侧骨骺 干骺端 关节面不规整 间隙窄 对侧股破坏 脊柱结核 多见 占40% 腰-胸 中心型椎体结核 表现 早期X线见1-2相邻椎体周阳松质骨低密度破坏灶-上下扩展 椎体塌陷 椎旁脓肿-侵犯椎间盘后间隙窄-侵蚀邻近椎体 边缘型椎体结核 早期椎体上下缘局部骨破坏 邻近椎间盘破坏 间隙窄 波及相邻椎体 多见椎旁脓肿(胸椎:梭形 胸腰:腰大肌 颈:咽后壁) 韧带下型椎体结核 少
50、见 主要前纵韧带 X/MRI连续1-2/多个椎体前缘骨破坏 前纵韧带-椎体间脓肿 间隙可正常 附件结核 少见于成年人 椎板 横突 棘突 椎弓根 局部骨破坏 多有冷脓肿,脊柱结核 转移瘤与骨折的鉴别诊断,脊柱结核 椎体转移瘤 外伤性压缩骨折 骨破坏 有 有 无 骨皮质断 内陷 椎体变形 有 扁-楔形 早:正常 晚:塌陷 有 楔形 前缘碎骨片 破坏旁增生 可有 轻微 混合型可有 两者间 骨小梁因压缩致密 无固定空间关系 无破坏 间隙窄 有 无 无? 椎旁脓肿 有 钙化 偶见椎旁肿块影 局限 无 增强 椎体灶不均匀强化 可有明显强化 强化不明显 脓肿壁明显强化,慢性骨关节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
相关知识
核医学影像概论.ppt
医学影像学.ppt
健康评估定稿影像学检查课件.ppt
健康体检中的医学影像学检查项目与结论.ppt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标准(共15页).doc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检查基本知识.ppt
医学影像技术学与医学影像学的区别
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和医学图像处理
网址: 医学影像学.ppt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