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电动车或者电动自行车充电这件事,咱们身边好像总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些老经验的人会告诉你,电池一定要等电量快用光了再充,这样一次性充满,对电池才好。
而另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可能习惯了每天回家就把充电器插上,总要让电量保持在满满的状态才安心。
这两种做法,到底哪个对?
是不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充电习惯,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我们花大价钱买来的电池呢?
今天,咱们就把这个事情彻彻底底地聊明白,让大家知道怎样充电才是真正地在延长电池的寿命,省下那笔不菲的换电池开销。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现在市面上的电池技术已经和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了。
我们之所以会有“用完再充”的旧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早期镍镉电池的影响,那种电池有“记忆效应”,不放干净电再充,容量就会变小。
但是,现在无论是主流的电动汽车,还是好一点的电动自行车,用的绝大多数都是锂电池。
这个锂电池,它的脾气和老前辈们可完全不一样,我们得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它。
锂电池家族主要有两大派系,一个是追求高能量、让车子跑得更远的三元锂电池,另一个是主打安全耐用、成本更亲民的磷酸铁锂电池,比如咱们国家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就属于后者。
这两位“锂”先生,它们天生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喜欢被推向极限。
也就是说,它们最讨厌的就是电量从100%被用到0%,然后再从0%充满到100%的这种“深度充放电”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生活化的例子来理解。
电池充放电的过程,其实就是无数个微小的锂离子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来回跑动。
当您把电量用到快要枯竭,比如低于10%的时候,就相当于强行要求那些锂离子从一个已经几乎“人去楼空”的正极材料里挤出来,这个过程对材料的结构是一种损伤。
这就好比是强行从一个已经住满人的旅馆里再往外拽人,不仅费劲,还可能把旅馆的门框、墙壁给弄坏了。
这么来回几次,旅馆能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电池容量自然就下降了,这就是所谓的永久性损伤。
所以,很多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会强制性地保留一部分电量,不让你把电池彻底用干,就是为了保护电池不被这种“作死”行为损坏。
反过来看,每次都把电池充到100%的满电状态,也并非好事。
特别是对于化学性质相对活泼的三元锂电池来说,长期处于满电状态,会让它的正极材料一直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化学环境下,时间长了,材料的稳定性就会下降,结构容易发生变化,这也是一些电池出现鼓包现象的原因之一。
那么,最科学的方式是什么呢?
答案是“浅充浅放”。
大量的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都证明了这一点:让锂电池的电量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舒适的中间区域,比如20%到80%之间进行循环,它的总寿命反而会比那些经常进行深度充放电的电池延长30%以上。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像特斯拉、比亚迪这些主流车企,都会在用户手册里明确建议,日常通勤使用时,将充电上限设置为80%或90%是最佳选择。
特别是咱们国家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性和耐用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对于这种“随用随充”的模式适应性就更强了,你完全可以有条件就充,不必刻意等到电量过低。
所以,对于锂电池用户来说,那种“勤快”地见缝插针式充电,只要别老是顶着100%不拔,反而是对电池的一种爱护。
当然,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反驳:“不对啊,我那辆电动自行车的修理师傅就是让我别天天充,说那样坏得快!”这位朋友,您说的这种情况也确实存在,但关键在于,您的电动车用的很可能不是锂电池,而是更传统、更笨重的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的原理和锂电池不同,它的充电逻辑也恰恰相反。
它就像一位勤劳的老黄牛,你不能让它太闲着。
如果您每天只骑行很短的距离,只消耗了10%的电量,回家后立刻就把它充满,这种做法反而会加速它的老化。
因为铅酸电池在放电时,极板上会形成硫酸铅结晶,充电时再将这些结晶还原。
如果您总是在电量很足的情况下充电,这些微小的结晶得不到充分的“活动”和还原,就会慢慢堆积、硬化,形成一层不可逆的“盔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硫化”。
这会严重阻碍电化学反应,导致电池容量急剧下降。
有经验的维修师傅通过实际观察发现,铅酸电池在电量剩下大约30%(仪表盘上通常显示还剩两格电)的时候再进行充电,其使用寿命确实比那些天天浅充的要长上一年左右。
但同样需要强调的是,铅酸电池也极度害怕被彻底用光电,一旦过度放电,极板上的硫酸铅结晶会变得异常坚固,神仙也难救。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锂电池爱“少食多餐”,铅酸电池则适合“定时定量、七分饱再吃”。
除了根据电池类型选择合适的充电时机,还有两个所有电池都必须警惕的“共同敌人”,它们就是高温和快充。
夏天,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当您顶着烈日骑行了很长一段路后,电池本身温度会很高,可能超过50℃。
如果此时您立刻插上充电器,高温会急剧加速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使得电解液等物质加速分解、老化,甚至有安全风险。
有测试表明,在45℃的环境下为电池充电,其寿命会比在25℃的常温环境下缩短将近四成。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车停在阴凉通风处,让它自然冷却半小时左右,等电池摸上去不那么烫手了再充电。
这个免费的小习惯,比任何昂贵的“修复仪”都管用。
另一个敌人,就是我们越来越依赖的快速充电。
快充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它的原理是用远高于常规的电流,强行把能量“灌”进电池里。
这个过程必然会产生大量热量,同时对电池内部的微观结构造成冲击。
有第三方机构做过长期对比测试,结果显示,长期以快充为主的电池,其循环寿命比一直使用慢充的电池要降低25%左右。
快充应该是我们应急时的选择,比如长途旅行中途补电,而不应该成为日常的充电方式。
那些抱怨换电池费用高昂的朋友,不妨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充电习惯,是不是把快充站当成了家里的插座,过于频繁地让电池经受这种“考验”了。
归根结底,电池的寿命从来不是什么玄学,它背后是清晰的化学原理和物理规律。
盲目地按照过时的经验去“勤快”,不如花点时间了解科学的知识,做一个“聪明的懒人”。
毕竟,科学地使用和保养,省下来的那几千甚至上万元的换电池费用,足够我们舒舒服服地给爱车充上好几年的电了。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怎样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避开这5大误区!废电池厢式运输车
锂电池正确充电方法:延长寿命的5大秘诀
电动车电池寿命秘诀:科学充电与健康保养
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秘诀:科学的充电方式如何延长电池寿命
电车续航越开越短?电池保养的8个黄金法则让寿命延长3年
电车电池多久需更换?揭秘电池寿命与保养奥秘!
五大电池保养秘诀,助你延长笔记本电脑寿命
手机电池健康指南:避开四大误区,延长电池寿命
手机电池损耗揭秘:探寻电池寿命延长之道
延长电池寿命,这样做!
网址: 充电越勤寿命越短?电池保养误区揭秘,这样做才正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