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1+1+5」健康干预模型深度解析:生活方式医学的创新实践与慢性病管理策略

「1+1+5」健康干预模型深度解析:生活方式医学的创新实践与慢性病管理策略

为什么非到了慢性疾病的中晚期才重视它啊?为什么不能在患者发病前、发病初期做点事呢?

结合医学、营养学、心理学、运动学和药学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德宁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首席医学专家何俊峰博士提出慢病管理“115健康平衡法”,指出慢病靠管不靠治,为全国广大慢病人群,提供了管理慢病的科学化、系统化、个性化方案!

本文将深度解析何博士的“115健康平衡法”,探讨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实施步骤及实际应用效果。可帮助大家掌握、拥有防治慢性病的武器,在轻松应对疾病的同时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

PART 01 “115健康平衡法”概述

“115健康平衡方法”是何博士在多年临床实践和慢性病管理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方法,它包括“一提高,一监测,五处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该方法应贯穿于慢病管理全生命周期(包含预防期、治疗期、康复期):

‌☞一提高‌:提高健康素养。

‌☞‌一监测‌:健康监测。

‌☞五处方‌: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生活方式处方、功能营养素处方和临床治疗处方。

PART 02 提高健康素养

2.1 健康素养的重要性

2024年6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3部门发布《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三年行动期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平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教育引导居民个人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信息,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健康素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被不科学的健康信息误导。

2.2 提高健康素养的方法

提高健康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涉及多个方面,如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学习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盲目相信一些电视节目和书籍的健康科普知识,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理解。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关注和了解国家卫生政策和健康促进活动的相关信息等。

医疗保健知识科普简约文章排版小标题 (2).png

PART 03 健康监测

3.1 健康监测的意义

健康监测是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个体的健康数据,来预防疾病、管理慢性病、改善生活方式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如“四高”慢病人群必须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

3.2 健康监测的内容

‌综合体检‌:包括基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X线、B超、CT等。一般来说,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综合体检。然而,对于某些高风险人(如有家族病史、长期患病者等),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

专项体检‌:针对性专项体检,包括对特定癌症的筛查,心血管健康检查,血脂检测,糖尿病风险评估,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肺部健康检查,胃肠道健康检查,骨骼和关节健康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脂肪谱检测(德宁特色)等。

日常监测:包含基础生理指标监测,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关注自身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还要关心自己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是否良好。

PART 04 五张处方

落实好慢病管理“五张处方”--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生活方式处方、功能营养素处方、药物处方,多管齐下、综合干预,才能切实管好慢病,预防慢病发生、发展与复发加重,远离慢病、健康长寿。

4.1 饮食处方

4.1.1 健康饮食建议

‌增加蔬果摄入‌:每天至少吃蔬菜500g,水果200~300g。

多吃全谷物‌:用全谷物替代精制谷物,获取更多膳食纤维和营养素。

‌选择优质蛋白质‌:

限制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减少方便面、罐头食品、糖果和甜饮料的摄入。

‌增加健康脂肪‌:橄榄油、鱼油、坚果和种子富含单不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

4.1.2 饮食原则

‌“十个网球、四个一”原则‌:每天主要摄入的食物量保证在十个网球大小,其中肉类不超过一个网球,主食两个网球,水果三个网球,蔬菜不少于四个网球。每天一个鸡蛋、500g牛奶、一小把坚果、一把大豆或其制品。

‌得舒饮食‌:一种旨在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来降低血压的饮食模式。核心原则是高钾、高镁、高钙、高膳食纤维、低钠控盐、少量的优质脂肪。

4.2 运动处方

4.2.1 科学运动的好处

‌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和肺部的氧气交换效率。

控制体重‌:消耗多余热量,减少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改善心理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改善睡眠质量‌:调节生物钟,减少失眠和睡眠障碍。

4.2.2 科学运动的原则

运动频率‌:建议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运动。

‌运动强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运动时间‌:根据个人时间安排,但不建议睡前4小时内运动。

‌运动形式‌:有氧运动如步行、快走、游泳、太极拳等;无氧运动如举重、健身器械训练等。

4.3 生活方式处方

4.3.1 心理压力管理

‌深呼吸与冥想‌:通过腹式呼吸和冥想放松身心。

运动与锻炼‌:定期进行身体活动,释放累积的压力。

‌社交与分享‌: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感受和经历。

寻求专业帮助‌:

4.3.2 睡眠管理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

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干扰。

4.3.3 戒烟限酒

‌认识危害‌:了解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设定目标‌:为自己设定明确的戒烟限酒目标。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计划,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4.3.4 社交活动

‌参与聚会类活动‌:如聚餐、舞会等,增进人际交往。

加入兴趣小组‌: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组织活动,加深友谊。

‌利用线上社交平台‌:如微信、抖音等,进行远程互动和交流。

4.4 功能营养素处方

*以上图片仅供版面美化,不具有参考意义

4.4.1 营养素的重要性

4.4.2 功能营养素的补充原则

‌个性化补充‌: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补充。

专业评估‌:在专业功能医学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补充。

注意品质和剂量‌:选择高品质的营养素补充剂,注意控制剂量。

4.5 临床治疗处方

4.5.1 药物治疗的原则

循证用药‌:依据可靠的证据和指南进行用药。

‌少而精‌: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摄入,减少药物副作用。

‌遵医嘱‌: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用药。

4.5.2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结合

在疾病早期阶段,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式,如生活方式干预。在必要时,结合药物治疗进行综合管理。

PART 05 “115健康平衡法”的应用效果

5.1 疾病预防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多项研究表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降低30%~50%。

5.2 疾病管理与康复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冠心病患者在接受生活方式医学治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

5.3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通过优化生活方式,个体可以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

5.4 经济效益

健康生活方式医学的干预措施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但效果显著。通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延缓疾病的进展,可以显著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高社会生产力。

何博士的“115健康法”是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方法。它通过提高健康素养、健康监测和五张处方的综合应用,帮助人们预防、治疗和逆转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随着生活方式医学的普及和发展,“115健康法”将在未来的健康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知识

何种睡眠模式和倒班工作模式能预防心血管病!AI健康干预,医学创新团队探索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治新策略
创新健康管理新模式:“航天医学+个性化管理”守护银龄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慢性病长期跟踪策略与实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与实践.pptx
膳愈健康:探索中国营养干预+慢病管理新模式
健康医疗业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创新.doc
中国的科学健康: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健康模式创新与实践
生命科学与物理科技融合中医西医:中国健康管理产业的创新之路与健康中国实践方案
营养干预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与实践
常耀斌新书《深度学习和大模型原理与实践》出版发行

网址: 「1+1+5」健康干预模型深度解析:生活方式医学的创新实践与慢性病管理策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6597.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