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杨梅是血糖“克星”?医生推荐:要想血糖不高身体通畅,多食4物

杨梅是血糖“克星”?医生推荐:要想血糖不高身体通畅,多食4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福利礼包赠送中】即日起,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实物)一份,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这个季节,水果摊上杨梅多了。有人看到网上说杨梅能降血糖,说酸能控糖,吃完人轻松,胃也舒服。

杨梅的确有些特点。它含糖不算太高,100克杨梅里面大约有8克左右的糖分,低于葡萄、荔枝、哈密瓜这类水果。

它的酸味主要来自有机酸,像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这些,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它也有一定量的花青素和多酚类成分,有抗氧化的作用。

一些体外实验显示,杨梅提取物对胰岛素敏感性有提升效果,还可能抑制α-淀粉酶,减缓碳水的吸收速度。

不过这个研究层级还在细胞或动物实验阶段,在人身上没明确的大规模数据。也就是说,杨梅可能对血糖有影响,但离“药物级”的作用还差得远。

说它是“克星”不太严谨。血糖这个东西控制靠的是整体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还有个体代谢能力,不是靠吃哪一种水果或者哪一种所谓的“食疗法”就能解决的。

杨梅最多算是一个风险较低的水果选择,对血糖波动不会太剧烈,特别是适量吃、搭配其他低升糖食物的时候影响不大。

但如果有人拿它来替代正餐,或者一吃一大盘,那还是会有明显的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吃杨梅要看自己的胰岛功能,最好是在餐后作为水果吃,不空腹,也不晚上吃。健康人群控制总量没问题。

医生更常说的是,多吃几样对血糖影响低、又能带来额外益处的食物。

像一些常见但经常被忽视的蔬菜类、种子类、菌类,它们没有杨梅的“网红感”,但在长期调节血糖这事上,比杨梅更靠谱。

其中一个很关键的东西是秋葵。它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吃进去后在肠道里会形成一种胶质,能包裹住碳水化合物,让它释放得慢。

研究显示,每天摄入10克秋葵纤维,连续吃12周,可以把餐后血糖峰值降低约20%。

这种控制不是靠干预胰岛素,而是直接从消化路径动手,对那些胰岛功能差但还没到打针地步的人特别有帮助。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是洋葱。洋葱含有槲皮素,这种物质在很多降糖药物开发中都被研究过。

它能影响葡萄糖在肝脏的生成过程,让糖异生变慢,还能提升肌肉组织的葡萄糖利用率。

再一个值得说的是魔芋。这东西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只是做火锅底料,或者凉拌菜,其实它在欧洲被当成低碳主食替代物很多年了。

魔芋的葡甘露聚糖能增加饱腹感、减少碳水吸收、调节胆固醇。

一项发表于《营养学杂志》的系统回顾显示,平均每天摄入4克魔芋纤维,连续三个月,空腹血糖下降幅度接近10%。

魔芋的好处在于它几乎不含可吸收糖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零负担”食材,可以大量吃,不担心升糖。

对于血糖波动大的人群,魔芋是可以考虑长期加进饮食结构里的。

菌菇类也值得一说。像黑木耳、杏鲍菇、金针菇这些,都属于低糖高纤食物。

它们富含β-葡聚糖,这种成分能调节肠道菌群,菌群又能反过来调节血糖敏感性。

现在很多代谢性疾病被发现跟菌群失衡有关。肠道细菌影响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而短链脂肪酸又能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

菌菇类食物正好处在这个中介点上,能从源头干预胰岛素耐受问题。并且这些食物热量低,可以大量摄入,不增加脂肪负担。

像现在流行的16:8饮食结构,也就是一天只在8小时内进食,其余16小时禁食,这种做法已经被多项临床研究验证能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还能减少脂肪肝的风险。

再讲个和血糖看起来不搭边的东西——睡眠。很多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控制差不是因为吃多了,而是因为睡得不够。

睡眠不足会让皮质醇上升,肾上腺素活跃,结果胰岛素反应迟钝。

哈佛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健康青年睡眠时间压缩到每天4小时,连续一周后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了33%。也就是说,不睡觉等于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临时糖尿病”状态。

如果这种状态长期存在,真正的糖尿病就会悄悄出现。所以,有人控制饮食、天天走路、各种降糖茶都喝了,就是不改睡眠,血糖还是高,这种现象在临床上很常见。

杨梅可以吃,但不能寄希望于它。真要血糖稳定,得从结构、节奏和生活方式一并下手。

有的人把血糖问题当成一场攻防战,吃这个不吃那个,每天测、每天算,但始终绕不开一个问题:

身体不是一个数据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只看数字,不看系统行为,控制起来就总是吃力。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人血糖一直稳定,明明吃得也不特别健康?

答案在于代谢弹性。每个人对食物反应不一样,有些人的胰岛细胞恢复能力强,哪怕吃了高糖食物,身体也能在短时间内修复状态。

有些人的肠道菌群能分泌更多有益代谢产物,对抗胰岛素阻抗。有的人基础代谢率高,吃进去的糖分更快转化为能量。这些因素是血糖稳定的底层逻辑。

但问题是,这种弹性是有限的,一旦透支,就没得回头。所以真正的控制血糖,不是靠不吃,而是靠少伤。

吃不吃杨梅,不是关键,关键是吃得能不能让身体稳住节奏,不乱套。这才是长期健康的根。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比心][比心][比心]

参考资料

[1]胡子聪,雷琳,周晨光,等.杨梅的营养功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23,40(09):1966-1979.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低糖水果推荐:杨梅、木瓜、草莓
芹菜是高血压的 克星 医生提醒 若想血压健康 要多吃这几物
血糖高也可吃水果?饭后吃这类超有效?推荐4食物降血糖
杨小红医生:糖尿病害怕的4种水果,糖友多吃些,有助于血糖平稳
生吃西红柿,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医生:若想控血糖,可常吃4物
【孕妇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孕妇血糖高食谱推荐
生吃西红柿,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医生:降血糖,或可以常吃4物
芋头是高血糖“杀手”?医生劝告:不想血糖失控,3种菜少吃为妙
血糖高不敢吃甜食?有种食物是控制血糖的好帮手,却总被冤枉
包菜是高血糖“杀手”?医生忠告:不想血糖飙升,这4种菜少吃些

网址: 杨梅是血糖“克星”?医生推荐:要想血糖不高身体通畅,多食4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