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苗叶子太多了需要摘掉。”“把绳子和瓜苗夹稳了才能保证果苗向上长。”12月12日,在天等县天等镇智慧农业生产基地的水果黄瓜种植大棚里,负责人农国伟正带领20多名工人给瓜苗进行牵绳工作。
“我们的瓜苗长到20公分左右时需要拿夹子和牵引绳把它夹好,还要把多余的花和叶子摘掉。”农国伟一边整理瓜苗一边介绍道,“这样可以保证瓜苗的营养能向上传送,使它的长势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农国伟常年在南宁从事各类瓜果蔬菜种植,有十分丰富的水果黄瓜智慧种植经验,在发现智慧种植水果黄瓜的广阔市场前景后,头脑灵活的他就琢磨着如何在家乡引种。“我们和村集体签署了土地租赁协议,流转土地125亩,在粤桂协作帮扶下搭建了10个智慧大棚,配置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不间断无障碍轮作工厂化种植生产。”
“我们全部采用无土栽培种植模式,利用珍珠岩的特殊性质,可有效避免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土传病虫害,一亩一年可采收6次,每次900斤左右。”农国伟捧起一把珍珠岩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该基地采用的智慧种植系统不需要人工浇水、喷药,智能传感器将种植参数传到控制系统后,会进行自动化调整营养液配比。当光照值达不到要求,控制系统会自动打开遮阳网;当温度超过极限值,大棚会自动打开边膜,甚至会高空喷淋降温。
“我们现在负责引绳和摘苗,工作很轻松,能学到管护的技术,还能增加收入。”工人莫桂连开心地说。
目前该基地已投入使用的两个水果黄瓜大棚共占地十亩,瓜苗均处于开花结瓜期,预计十二月底到元旦期间第一批水果黄瓜将会上市销售。
产量有了,销路能跟得上吗?“不用担心,我们与南城百货、百果园等供应链公司和连锁超市签订订单生产,保证每一次产出都有对应的销路。”农国伟摆摆手说。
水果黄瓜无需土壤栽培,销路还有保障。智慧农业生产基地还可提供给当地农户就业岗位,让更多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带动村集体和农户一起走上“智慧”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