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药物相携手,养生健康知多少?
金代名医张从正曾说过:“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说起养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饮食养生、药物养生的相关知识。
饮食养生,简称“食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地摄取食物,以营养机体、维持健康、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活动。“食养”一词,较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食物之所以能够养生治病,是由它们自身所具有的性能决定的。这些性能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对食物的认识积累而加以概论和总结出来的,它与阴阳、脏腑、经络、治疗等中医基础理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此外,饮食养生,主要有四:一要“和无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二要“有节制”,即不可过饱,亦不可过饥,食量适中,方能收到养生的效果;三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四要因时因人而宜。
药物养生即运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药物来达到延缓衰老,健身强身的目的。药物养生的具体应用是着眼在补、泻两个方面。用之得当,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具有益寿延年效果的中药有很多,具有补益作用,同时也能疗疾,即可组方使用,亦可单味服用。如(1)补气类:如人参、黄芪等;(2)养血类:如熟地黄、阿胶等;(3)滋阴类:如枸杞子、女贞子等;(4)补阳类:如鹿茸、肉苁蓉等。提到补气药黄芪,它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药品,在民间常流传着“长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黄芪不仅能治病,还能养生,黄芪入药膳在我国历史上备受大家喜爱。在日常生活中,黄芪可以与党参、山药、大枣、鸡肉等食用,烹调成老少皆宜的药膳。但药物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辅助的养生措施。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原则:不盲目进补、补勿过偏、辩证进补、盛者宜泻、泻不伤正、用药宜缓。
图文提供:王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