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餐谋长

餐谋长

“一个月不吃米饭,我暴瘦10斤!”这样的朋友圈分享让不少人心动不已。

在追求快速瘦身的今天,戒掉碳水化合物似乎成了一种时尚。看着小腹日渐平坦,很多人以为自己找到了减肥的终极秘诀。

但当你欣喜于体重秤上数字的变化时,身体内部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

短期惊喜:肚子变平了

1.水分流失,水肿减轻

戒掉碳水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肚子快速变平。

这并不是脂肪被神奇燃烧掉了,而是因为高碳水食物(尤其是精制谷物)会导致身体潴留水分。

戒碳水后,身体钠水平趋于平衡,水肿现象减轻,腹部不再臃肿。

2.脂肪消耗增加

当碳水化合物这一主要能量来源被切断后,身体会先消耗糖原储备,随后转向储存的脂肪寻求能量。腹部作为脂肪堆积的“重灾区”,自然成为首要消耗目标。

图片

3.肠道胀气减少

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后,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产气菌数量减少,肠道胀气现象缓解,这也是腹部看起来更平坦的原因之一。

4.胰岛素水平下降

碳水摄入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素会促进脂肪在腹部的堆积。

戒碳水后,血糖波动变小,胰岛素分泌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速度减缓。

代价初现:第一周的身体变化

在最初几天的新鲜感过后,戒碳水者很快会感受到身体的反击。

第1~3天:疲劳与“脑雾”来袭

你会感到异常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也变得烦躁。

这是因为大脑的部分脑细胞只能利用葡萄糖供能,当碳水不足时,大脑面临“燃料危机”。

第4~5天:特殊口气出现

当身体开始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作为替代能源时,呼吸中会散发出酮体特有的气味——类似发酵水果或卸甲油的味道。

这是酮症开始的信号。

第6~7天:便秘困扰

随着膳食纤维摄入骤减,肠道蠕动减慢,便秘问题开始困扰大多数人。同时,肠道益生菌因缺乏“口粮”而数量锐减。

长期隐忧:身体正在被掏空

当戒碳水成为长期习惯,身体的变化从表面转向深层,从暂时变为持久。

1.代谢崩塌

当碳水供能占比低于10%时,身体会启动“生存模式”:甲状腺激素T3分泌量可能下降,基础代谢率降低。

更危险的是,若总热量摄入不足,肌肉中的糖原耗尽后,蛋白质可能被迫分解供能。肌肉减少会进一步降低代谢率,形成“越饿越胖”的死亡循环。

2.大脑衰老加速

长期断碳后,脑部海马体葡萄糖代谢率下降,相当于大脑提前老化

神经突触传导速度下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暴躁

图片

3.生殖系统警报

脂类是合成雌激素和孕激素所必需的原料,脂肪组织也会储存这些激素,体脂率过低会影响到激素分泌,进而出现月经延迟、闭经、不孕、提前绝经等问题。

4.糖尿病风险增加

与碳水化合物供能占55%的人相比,碳水供能占38%的人,糖尿病风险反而增加20%。这是因为长期低碳饮食会导致肝脏自动提高肝糖原水平来填补空缺,久而久之糖代谢功能紊乱[1]。

5.寿命缩短

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长达25年、超过43万人的研究发现:长期低碳饮食会将预期寿命缩短长达4年[2]。

科学吃碳:与主食和解的智慧

碳水化合物不是健康的敌人,而是万亿年进化筛选出的生命燃料。与其盲目戒断,不如学会科学摄入。

1.选择高质量碳水

戒掉蛋糕、饼干、奶茶等低质量的精制碳水。

高质量碳水清单

全谷物:燕麦、黑米、糙米(每日50~150g)。

薯类明星:红薯、山药(蒸煮最佳)。

豆类精英:鹰嘴豆、红豆(蛋白质占比大)。

低GI选手:南瓜、莲藕、浆果类水果。

图片

2.把握黄金比例

采用“粗细搭配黄金比例”:粗粮:细粮=1:2。比如吃糙米+白米按1:2比例煮的杂粮饭,既保证营养又不增加肠胃负担。

3.控制合理占比

中南大学2023年研究表明,当碳水摄入占总热量的53.7%时,血清中Klotho(一种长寿因子)水平最高,抗衰老效果最佳[3]。

4.调整进食顺序

“喝汤-吃蔬菜-吃蛋白质-吃主食”的顺序进食,能有效平稳餐后血糖。

5.巧用冷藏技术

将米饭、馒头等主食放凉后再食用,其中的抗性淀粉含量会明显增加,升糖指数降低、饱腹感增强且热量吸收减少,有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结语

戒掉碳水化合物后身体的变化是一场复杂的生化革命,短期效果可能令人欣喜,但长期代价却可能令人心惊。

真正的健康之道不是与食物对抗,而是与身体需求达成动态平衡。

被妖魔化的葡萄糖、被误解的代谢逻辑、被忽视的菌群需求,都在诉说一个简单真理:极端饮食永远不是答案,适度平衡才是健康之本。

参考文献:

[1] Kabthymer R H, Karim M N, Itsiopoulos C, et al. Association of low carbohydrate diet score with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J]. Diabetes & Metabolic Syndrome: Clinical Research & Reviews, 2024, 18(6): 103049.

[2] Seidelmann SB, Claggett B, Cheng S,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J/OL].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 3(9): e419-e428.

[3] Xiang L, Wu M, Wang Y, et al. Inverse J-shaped relationship of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serum klotho in NHANES 2007–2016[J]. Nutrients, 2023, 15(18): 3956.

说明:文字原创,图片由AI生成。

作者:郝学婧

责编:解阳杨

审核:姜峰 李硕然 唐蔚 侯淑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邓超为张艺谋《影》减肥暴瘦40斤,饿到低血糖,张艺谋说了三个字
传统女性的困局:会谋生,不会谋爱
出租千里眼 生意参谋?
工信部谋划新一轮装备制造业稳增长政策
饭后八件事,最谋杀健康
男人30谋事规划
饭后最谋杀健康的事情
邓超暴瘦吃的什么 邓超为拍张艺谋电影暴瘦食谱
科学谋划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
党群合力 共谋新篇

网址: 餐谋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