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瞭望|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科研创新走强

瞭望|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科研创新走强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让一系列曾被视为不可能的科研课题、临床试验等,在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从蓝图变为现实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弘毅

作为由“国家队”与“地方劲旅”共同打造的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自2021年起深度携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共建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共同推进福建医疗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记者了解到,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以强强联合、互为成就的创新模式,推动实现高端医疗技术、研究项目、临床试验等多个“从0到1”的突破,并朝着打造带不走的科研创新高地目标接续发力。

  强强合作:催生“从0到1”的突破

对38岁的福州市民陈女士来说,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的落成,让她经历了一次“家门口的高精尖手术”。

2022年,确诊颅内深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畸形(CCM)的陈女士,在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的复合手术室进行了一场融合扩散张量成像(DTI)导航、术中MRI验证与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高难度手术。

术前评估显示,该手术切除风险和挑战极大。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医疗团队制定了显微外科切除方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福建医大附一医院专家携手下,手术顺利完成,并通过术中MRI确认病灶完全切除,长期随访显示陈女士病灶完全消失且无复发。

这是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复合手术室的“首秀”,更是福建神经外科领域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为这种‘从0到1’的跨越按下了加速键。依托华山医院的优势资源,结合福建医大附一医院的本土根基,一系列曾被视为不可能的高端医疗技术、科研课题与临床试验,正从蓝图变为现实。”福建医大附一医院院长、华山医院福建医院院长康德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临床技术和科研领域,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已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13项,其中120项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截至2025年,医院累计完成手术5万台,其中三四级复杂疑难手术占比超85%。

其中,两家医院神经内外科“强强联合”组建的神经医学中心,不仅实现了复杂脑血管病、难治性癫痫等疾病的精准诊疗突破,更在科研上牵头多项国家级课题;皮肤学科与过敏中心通过人才引进与资源调配,填补了福建地区特应性皮炎免疫靶向治疗等技术空白;在感染医学领域,依托华山医院传染科的顶尖资源,双方联合开展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为福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

临床研究是福建医学科研的一项短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逐步补齐这块短板。去年9月,由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牵头的“ASK0912”项目顺利完成。这是福建首个创新药健康受试者肺泡灌洗试验,通过检测肺上皮衬液中的药物浓度,为新药研发提供关键数据。该项目由华山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菁全程指导,福建团队主导实施,不仅填补了省内该领域空白,更标志着福建临床研究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该中心不仅配备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研究病房,还能够承接华山医院推荐的顶尖项目。目前该中心团队已成功完成20余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核查通过率100%,为福建医药创新作出显著贡献。

  互为成就:深度融合的机制密码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非仅仅派几个专家来坐诊、做几台手术就够了,而是要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联合机制,实现从‘单向输血’到‘互为成就’的质变。”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执行院长顾宇翔说。

精准对接的学科布局是合作的根基。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创新“4+1+X”的学科战略布局:聚焦神经医学、骨科与手外科学、感染医学、皮肤病学四大学科群,打造一批高水平诊疗中心,培育X个精进的临床支撑学科。这一布局既延续了华山医院的优势,又契合福建的疾病谱特点。比如,针对福建沿海地区感染性疾病高发的特点,感染医学科在华山医院专家指导下,建立真菌病快速诊断平台,年诊疗量较合作前增长3倍,同时反哺充实华山医院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数据,实现双向赋能。

双学科主任制为人才培育与学科建设注入新引擎。记者了解到,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的每个重点学科均由华山医院专家担任学术主任,负责制定科研方向、指导课题攻关;福建医大附一医院的专家则担任行政主任,统筹临床运营与资源协调。福建医大附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林元相说,华山医院专家担任科室学术主任后,带来多种创新技术,更牵头组建跨区域神经外科联盟,带动福建团队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篇;行政主任则通过亚专业无缝对接、优化手术团队组合、协调多学科会诊,让先进技术快速落地临床。

管理与信息的深度融合,打破了合作的无形壁垒。两家医院联合编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白皮书》,成为兼具前瞻性与操作性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指南,其中“医疗服务持续增值行动”等10余项创新举措,被纳入全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案例。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副院长、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执行院长柴大军说,两家医院还建成互通专线,实现了“华福”就诊数据互认与运营数据共享,远程多学科MDT会诊平台让福建患者足不出省就能获得华山专家的联合诊疗意见,3年来已服务患者超5000人次。

  长远布局:打造带不走的科研高地

对华山医院福建医院而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价值不仅在于“数据突破”,更在于搭建出一个平台,打造带不走的科研创新高地。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科研高地筑牢金字塔基。医院每年遴选优秀科研人员赴华山医院、哈佛医学院、梅奥诊所等国际顶尖机构研修,近3年已有87人学成归来。推行“青年医师双导师制”,每位青年医生既由华山专家指导科研选题,又由本地专家带教临床技能。

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医生蔡嘉伟告诉记者,2022年被派到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的经历,让他的临床和科研实现“跨越成长”:“临床方面,我系统学习了脑胶质瘤的解剖基础、唤醒手术技术及术中多模态技术应用,应用在后续临床工作中,显著提升了手术精准度和患者预后。在科研方面,我深度参与多项由华山医院牵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实现了从临床医师到临床研究者的蜕变。”

“科研门诊”与“华福论坛”则搭建了学术交流的“永动平台”。每周开设的“科研门诊”由华山与本地专家联合坐诊,为医护人员解答课题设计、数据统计等难题,已帮助23个项目成功申报省级以上课题。“华福论坛”每月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授课,3年来举办126场,覆盖全部临床与科研科室,培育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着眼长远,医院正沿着三个方向持续发力:

一是深化“4+1+X”学科布局,在神经医学、感染医学等优势领域建设国家级研究中心,目前国家神经疾病中心多个项目已在福建落地。

二是扩大科研转化“朋友圈”,与福建医科大学共建临床转化研究院,推动康复器械、心血管创新设备等6项专利成果落地转化。

三是强化区域辐射能力,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培训+远程指导”的模式,3年内为32家县域医院培养专科骨干156名,让科研创新的红利惠及更广泛人群。■

相关知识

瞭望·瞭望访谈
【关注】瞭望访谈丨以健康需求重塑体重管理新范式——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
上海市医体融合运动促进健康创新中心在华山医院浦东院区挂牌成立
美诺华医药创新研究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营养不良性消瘦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康复医学科简介
瞭望访谈丨以健康需求重塑体重管理新范式
市中医医院强化培训传承创新中医技术
运动康复怎么做?上海市医体融合运动促进健康创新中心在华山医院成立

网址: 瞭望|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科研创新走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0793.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