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证在我国的发病率激增,主要由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饮食、运动、工作等生活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使得临床上出现肥胖证的患者越来越多,肥胖证患者多数会造成其他器官负担,并导致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靶器官损伤,导致患者慢性、终身性疾病发病率、症状严重程度的增加[1]。目前我国的肥胖人群,占我国总人口的5%左右,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利用饮食调节、运动疗法进行体重控制,但由于缺少科学指导,患者的控制效果较差,导致复胖或减肥失败。中医认为肥胖与患者饮食、作息等导致的体质变化有关,中医治疗理论中,“治未病”理论支撑了大部分疾病的治疗理念,“治未病”以预防为主,帮助患者减少发病并减轻发病症状。本文对所选肥胖证患者开展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下治疗措施,观察“治未病”针对肥胖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66例肥胖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3例患者。试验组男48例,女35例,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44.29±16.71)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13.26±4.74)年,BMI28~32,平均BMI(30.43±1.57)。对照组男39例,女44例,年龄36~61岁,平均年龄(43.02±17.98)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13.55±3.45)年,BMI27~33,平均BMI(29.02±3.98)。患者均属于单纯性肥胖,未见继发性肥胖患者,排除其他器官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肥胖症状,排除未成年患者及老年患者,排除患者存在血液疾病、大动脉炎及其他器官重大疾病,排除患者无法配合治疗或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情况,患者均自愿参与实验,并符合我国单纯性肥胖的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在中医治未病思想下指导治疗,对照组传统运动指导、控制饮食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
运动指导:叮嘱患者进行积极运动锻炼,保障睡眠情况下,根据患者体重、心肺功能、关节功能等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包括跑步、有氧操、舞蹈、自行车、 游泳、跳绳、爬楼梯等,运动时间20-30分钟,并根据患者生活条件进行时间的延长。
控制饮食:叮嘱患者严格控制油糖盐的摄入,并叮嘱患者食用优质蛋白,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叮嘱患者多食用纤维类食物。
治未病治疗:对患者开展针灸治疗,利用耳针埋藏揿针法施针,利用胶布对耳针进行固定,并叮嘱患者日常自主按压耳针,3次/日,对患者进行留针30分钟,主要取穴包括耳穴、体穴、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穴,进针深度2-3寸。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减肥成功率=成功例数/总数*100%。对比两组复胖率=复胖例数/总数*100%。对比两组治疗后肥胖指标、血生化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肥胖指标、血生化指标,均数±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减肥成功率,复胖率,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试验组减肥成功率91.56%,复胖率6.02%,对照组减肥成功率86.74%,复胖率21.68%,两组治疗后肥胖指标比较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肥胖指标比较(`x±s)[n(例)]
组别
例数
体重
腰围
肱三头肌皮褶(mm)
腹壁皮褶(mm)
肩胛下皮褶(mm)
试验组
83
65.47±10.33
41.35±6.54
40.35±6.38
47.51±8.34
40.66±8.27
对照组
83
75.45±12.33
44.38±5.51
44.25±8.22
54.38±10.24
46.38±6.58
t
-
15.3247
15.3274
10.3254
14.3254
15.3247
P
-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两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血生化指标对比(`x±s)[n(mmol/L)]
组别
例数
TG
TC
LDL-C
FBS
试验组
83
1.52±0.54
4.25±1.21
0.44±0.12
5.32±0.28
对照组
83
1.74±0.43
5.67±1.34
0.65±0.07
5.67±0.37
t
-
15.3627
13.2648
14.3268
10.3241
P
-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肥胖证在我国临床的发病率较高,但多数患者并未进行积极治疗,患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如不能积极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患者容易出现复胖或治疗压力。肥胖证患者的传统西医治疗,除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外,通过药物治疗,仅能够干预患者由于肥胖导致的器官疾病,并减少和缓解由于器官疾病导致的肥胖症状。此外,临床多利用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对患者创伤性较大,且同时无法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复胖几率较高。同时由于用药、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患者多不进行医疗手段干预,单纯利用饮食、运动控制,复胖几率较高[2-3]。
本文对所选肥胖证患者开展基础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开展中医治未病指导下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复胖率显著下降,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腰围、腹部皮褶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生化指标,从整体上降低患者的肥胖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敏,杨硕,莫倩.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诊疗特点的文献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4):90-94,100.
[2]陈小云,莫树杰,胡子衡.中医治未病思想下治疗肥胖证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7):106-108.
[3]刘运珠,粟胜勇,潘秋兰, 等.不同波型电针治疗肥胖症伴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疗效比较[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4,24(3):1-8.
...
相关知识
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疾病」治疗疾病的意思
从心脑血管病预防谈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成功治疗肥胖症
中医治疗皮肤病
日本也采用中医疗法治疗肥胖
肥胖症中医怎么治疗
疑难病的中医治疗思路
中医与茶疗:茶疗“治未病”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网址: 中医治未病思想下治疗肥胖证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