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储值卡、会员卡、健身卡……这些“先存钱,后消费”的方式在市民的钱包里占据了重要位置。但随着优惠的诱惑而来的是商家跑路和各种消费陷阱,让不少人心有余悸。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2020年5月发布的《预付式消费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健身类投诉几乎成了预付式消费投诉的重灾区,占比超过了30%。办了卡充了会员,可没去几次店面就关门大吉,经营者卷款而逃;想退费吧,“充钱容易,退费难”;更别提那些预付卡使用时还有时间限制和门店限制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阻碍了体育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
那消费者到底该注意些什么呢?首要任务是认真查看商家营业执照等资质,确认经营主体与合同签署方一致。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宣传广告,最好亲自到店体验环境和设备,观察人流量,避免选择长期冷清的健身房。新开业或超低价促销的健身房也要多加小心,优先考虑经营三年以上的老店。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重点关注有效期、退费规则以及转卡停卡费用等细节,保存好合同、付款凭证、宣传单页及与商家沟通的记录。最后,推荐优先选择月卡或季卡这类短期健身卡,谨慎购买一年以上的长周期卡,以此降低消费风险。
面对健身房预付卡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作为消费者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给不良商家可乘之机。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毕竟,健康生活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应该因为一些不法分子的行为而受到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